
記者陳睿澤/澎湖報導
澎湖民宿「包棟」爭議業者與住客雙方各自提出影片「還原真相」,其中一名 「陳小姐」Facebook 帳號(帳號名稱公開於網路,未經證實是否為當事人真實姓名)針對記者報導民宿業者提供的監視器畫面提出不同看法,指稱澎湖記者官官相護等詞,並自行上傳住客與民宿業者協商過程影片,引發討論。
27日澎湖民宿業者與一行10位女住客因「包棟」發生消費爭議,業者說27日上午10時退房,9時40分由老闆娘陪同,帶領1位男性房務入內,準備先行整理客廳、廚房等公共空間,期間老闆娘有出外接聽電話,男房務未進入房間,一切皆有客廳監視器畫面可資佐證;住客認為,未經提前告知便讓男性房務進入民宿空間,並將相關過程PO網。
近期澎湖觀光因韓國女星尹到怡與生蠔店家造成澎湖觀光負面形象的事件,又在網路上有人PO有關澎湖旅遊的負面資訊,自然成為公眾討論議題,針對媒體報導該起民宿糾紛,一名 Facebook 帳號名稱「陳小姐」的人士,留言質疑報導內容是否片面,在記者質疑住宿前針對「包棟」是否有與民宿業者先行協議,如果是有先與民宿業者違反協議需進行「金錢賠償」此舉毫無爭議,但若因住宿過程感到民宿業者服務等不周,要求民宿業者進行金錢賠償,是否出自於民宿業者「自願行為」。卻不料遭Facebook帳號「陳小姐」留言指言「請大家看一下喔!消費者和業者協商好賠償,還要受到記者的質疑,請問乾你?」此留言引起不同網友解讀,也再度帶動對民宿服務爭議與媒體報導立場的辯論。
該帳號亦上傳現場協商影片,影片中業者表示願意提供每人一包花生酥作為歉意,但住客表示「太爛,他X超討厭花生」等語回應,認為不具誠意;住客團體後提出每人新台幣 1000 元賠償,若民宿方覺得不合理,也可交由社會輿論判斷。最終協商結果,雙方達成每人 500 元賠償共識。
住客另指出,最令她們不悅的並非賠償過程,而是搭車離開時,租車業者詢問「要去機場還是警察局」,讓她們感覺受到威脅,因而報警處理。警方後到場釐清爭議,指出租車業者與民宿無直接關聯,無權過問民宿協議內容,最終住客自費改搭其他車輛前往機場。

針對該起事件,不同網友各有觀點。有民眾認為「若無法接受賠償條件就上網公審」會對商家形成壓力,也有人支持住客主張權益。法律人士提醒,若雙方協議後形成賠償共識,應簽署簡易和解或保密條款,避免後續爭議。
編按:對於本次民宿爭議及協商過程,涉事住客之一 Facebook帳號「陳小姐」於網路留言表示,過程為雙方自願協調,並非強迫性協議;另也質疑媒體報導片面。報導所引之影片與留言皆來自公開平台,如有其他說法亦歡迎提供補充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