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隨筆。不確定的殘花敗柳

經歷過商學院的教育之後,我的價值系統已經非常的不商學院。
商學院教我要如何精準的預估未來和控管未來,現在的我,反而著迷於去面對和接受的各種不確定性。甚至會刻意的追求各種難以預測的可能,因為不可知也意味著更多的精彩,我總這樣認為。
所以在啟動「殘花敗柳」餐酒會之後,我並沒有太擔心這件事。只把這件事當成和朋友吃飯聊天的聚會,至於什麼人會來,吃什麼喝什麼,我是一點也沒概念更不操心。
那感覺是有點刻意的沒有操作的操作,只在臉書和我的媒體專欄和朋友圈發了消息,一口氣馬上報名十五人,甚至在餐酒會當天還有朋友問能不能參加。
所以這註定是一場充滿不確定性的聚會,沒辦法預期什麼人會來(即使報了名字,也不知道對方是何方神聖),沒辦法預期會吃到什麼菜和喝到什麼酒(懶散如我完全把這些事託附給劉鉅堂)。
當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一切看來沒有安排的事都很自動上了軌道,即使是第一次見面,彼此仍然開心快樂的聊天,餐酒更是精彩。
劉鉅堂一口氣開了十二瓶紅白酒,一字排開就能讓人喝醉,再加上尚月的金牌主廚葉師父的拿手好菜,每個人都吃得不想走。
這個聚會完全實現了我和劉鉅堂的理想,吃飯、賣酒、交朋友,因為一切都不確定,所以充滿驚喜。特別是打開那些在台灣一睡十多年的好酒,更能感受歲月的魔力,有些酒老了,有些酒卻老當益壯。
一起吃飯喝酒的朋友裡,有開顧問公司、有長年在醫療產業、也有人經營餐旅事業。大家很快打成一片,甚至馬上達成共識,定好下次的"殘花敗柳會"日期。
author avatar
吳 仁麟
吳仁麟,左腦大前研一,右腦渡邊淳一,白天談策略,晚上寫愛情。愛雪茄愛瑜珈,愛美食美酒美人,上半身提升,下半身沈淪。 出版過「台灣夢幻料理王(2002年城邦)」、「非典型愛情(2006年寶瓶)」、「愛有點痛(2007年寶瓶)」、「半頹廢男人(2009年策馬入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