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的一些朋友都是有些吃喝經驗的人,連我自己也已經認真吃喝三十多年了。
這裡所謂的吃喝,並不是指一般日常的飲食或飯局應酬,而是特地去享用好酒好菜。這通常是要有一群同樣愛吃愛喝的酒肉朋友才有機會,有些餐廳的大菜自己一兩個人去還沒辦法點,朋友間也能分享些相關的資訊情報,甚至分攤些費用。
三十多年來,我結識了不少愛吃愛喝的朋友,但是能認真在餐桌上討論餐酒門道的朋友卻沒幾個。
絕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吃喝還動腦實在太累,也不覺得吃喝有什麼道理可以談,或許是不想談,也或許是真的談不出什麼。
他是名廚也是名嘴,是極少數能一起在飯桌上談些言之有物內容的朋友,特別是他的「人生中的25餐」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
「25歲之前,沒錢又不懂,人們通常不懂享受美食;50歲之後,人們的身體和味覺開始退化,愈來愈沒有能力享受美食」他說,從這個情境來看,每個人的人生最能享受美食的歲月大約是25年,每年都該窮盡自己的力量好好去吃一餐可以記一輩子的美食。
不一定是要花大錢,而是要花一整年的時間去思考和準備,想吃喝些什麼?該吃喝些什麼?去那裡吃?和誰一起吃?這些問題該是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想過的,幫自己每年好好安排一餐,當做人生的紀念品,很多人可能連這種能力都沒有。
那天我們又見面了,還是繼續認真聊吃喝,這次我們聊台灣美食的主體性,兩人共同的理解是,台灣人對於美食的認定有根本的結構問題。
所謂的美食,並不是那些每天生活日常的吃喝,而是像出國旅遊那樣的安排。準備好時間和心情,刻意認真的去吃喝感受愉悅的口腹經驗。也就是所謂的”Find Dinning”,這些好酒好菜一年吃一次其實也就夠了。
因為是要吃進人生記憶裡的,所以是很艱難的功課,那也考驗過去人生裡對美食美酒的修煉和個人對吃喝的論述,比如用什麼樣的思維架構去決定這些酒菜?一家餐廳如何才算入流?個人的飲食美學系統架構又是什麼?
其實不用想太仔細,馬上就至少可以列出以下這些面向來思考:
一、 衛生:前中後場的衛生情況,再好吃的菜如果不衛生就不用考慮了,竟然有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廚師是披頭散髮的。
二、 營養:能提供身心靈的養分嗎?整個空間的軟硬體都能帶來能量,音樂的選擇,人的溫暖和美感的呈現,台灣絕大部分高級餐廳的酒單和杯子都不合格。
三、愉悅:餐酒的色香味呈現都有用心嗎?有多少餐廳真心用心的想提供客人能夠快樂記憶一輩子的一餐?
對於吃喝,兩個人顯然是有共識的,我們甚至還想發起一個認真論述台灣美食文化的團體,聊完之後,我馬上寫了一遍出征文:
「台灣美食主體性宣言」
我們來自各行各業,對於建構台灣美食主體性有以下共同的認知:
一、自我定位:社會大眾依附來自外國的評價系統來相互定位,遲遲無法提出屬於台灣本土的餐飲美學論述和品評架構。
二、美學主張:比如口口聲聲說美食是藝術,但是餐廳的廚房卻像地獄,廚師們忍受高壓環境做出來的菜,只是虛有其表卻沒有人文和靈魂。
三、飲食教育:民以食為天,從食材到餐飲文化到相關人才養成,政府到民間都長期缺乏想法和作法。
我們將一起努力,從以上三個方向來建構台灣美食文化的主體性,讓台灣社會脫胎換骨。
然後,就看看有誰要和我們一起為台灣的美食文化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