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德
春節假期一人在台北,好友們都擔心「三餐老是在外,人人叫我老外」的我找不著餐廳吃飯,因此幾乎每天都有好友邀請吃飯,例如今晚有雲南台商邀約宴請,中午「奧迪汽車」蘇大總經理還專程開著Q7休旅新車接我到南區吃山內雞大餐,送我返家後當然要留下來品賞好茶囉。我特別取出藏區流出珍藏至今殘存之1950年代普洱緊茶,以柴燒名家吳永輝的金銀彩壺沖泡,開湯後茶葉膨脹飽滿,還原為新鮮的栗紅色,活脫脫的彈性更使得茶湯充滿強勁的活力,在杯中不斷散發淡淡的樟氣茶香,絲毫未見老茶的疲態,讓我大感驚奇。原本再拿出1980年代末期之班禪緊茶沖泡比較,但蘇總顯然假期不得閒,又匆匆趕回公司,後者只好自行品賞囉。
話說緊茶在港台兩地一般俗稱為「香菇頭」,因為外形與香菇實在太相像了,但在原鄉雲南或西藏等地則普遍稱之為「帶把的心臟」。早期緊茶大多銷往藏區,深受藏人的喜愛,後來由於考量包裝與運輸的方便性,而逐漸被碗形麵包狀的沱茶取代,直到1980年10月,西藏宗教領袖班禪活佛親訪大理下關茶廠,表達藏人對緊茶的喜愛與懷念後,下關茶廠又在1981年專為班禪生產一批生緊茶,貼上「寶焰牌」內飛,就是今天的「班禪緊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