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青春期的親子溝通

記者 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文、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曹立心理師

在晤談室中,爸爸抱怨就讀國中的女兒都不讀書,成績在班上排名倒數。於是心理師建議爸爸和女兒一起討論課業學習的意義,或考量他的興趣和優勢能力後適性發展。

但爸爸立刻氣憤回應:「他都不跟我講話啊,在家都在滑手機,一天講不到三句話!」「他不理我,我也不理他!」在爸爸離開治療室後,女兒委屈地表示:「我有跟他說話啊,不知道為什麼他說沒有。」「我說什麼都會被罵,不知道要跟他說什麼。」類似的對話在治療室中並不少見,結果往往是孩子與家長兩敗俱傷。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曹立心理師表示,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身心快速發展變化的階段,如心理學家Erikson所提出的,青春期的重要任務為建立「自我認同」(self-identity),探索自身在社會中的角色。這時候的孩子渴望獨立自主,常會抗拒遵循父母的期待與價值觀,認為自己有能力判斷是非對錯;然而此時的孩子尚未完全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於是當遇到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時,矛盾產生了,孩子在內心深處可能產生自我懷疑與焦慮的心情,更容易透過反抗權威或規則來處理衝突的情緒。

青春期是成長過程中相當重要的階段,孩子的升學發展、交友選擇、時間與金錢運用等議題常是家長關注的焦點,我們如何有效地與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呢?

首先,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家長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責罵、評論或告訴孩子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可以理解家長希望能即時導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未深入了解事情經過即給予建議,可能效果有限,更會讓孩子感受不到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反而會覺得不被了解。

準備與孩子溝通時,家長可以先深呼吸放鬆情緒,再以好奇的態度詢問事發經過,傾聽孩子的感受與想法。孩子在回應過程中可能會為了逃避懲罰而說謊,或抗拒表達以免被責備,此時家長要繼續用好奇的問句釐清事情的經過,簡短摘要孩子說的話,避免質問或評論他的言行,當孩子逐漸感受到家長願意傾聽自己真實的想法及感受後,通常會放下防衛,願意與家長進行分享與討論。

後來的晤談中,女兒:「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回家跟爸爸抱怨,說完就好多了哈哈。」爸爸:「我就是聽他講、聽他抱怨啊,有時候我也沒辦法說什麼,只能在他太激動的時候提醒他冷靜一點。」或許,在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重要的不是我們說了什麼,而是我們聽到了什麼。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