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概念唯識學,將其轉換成現代管理科學

作者:蔡永澤

當思考生命如何發展與生活如何運作之問題時,很自然腦子會出現或存在著數種對問題狀況立場不同的人;一種人是直接面臨問題情境或處置問題的人;再者是間接面臨問題情境,有能力或有機會影響前述前面那種人行為而達成自身目的者;最後一種人是客觀面對問題情境者,可以將問題狀況製作可被具體討論型態,或針對問題去做研究者。在研究「唯識學」原典後,唯識學原典主要是上述最後一種人的立場去教化第一種人的論述者。基此,將補充並澄清部分「唯識學」混淆之處外並建立一套「組織唯識學」的正確理論架構。這理論架構以上述最後一種人的立場,去教化第二種人的論述,它雖主要為第二種人利益而寫的,但其內容應用於第一種人立場其實也是可成立的。

與過去其他學者研究不同的是我將採用可以同時融通「詮釋學」與「管理科學」之系統分析法來論述。「系統」就是觀者將欲觀對象框限起來,稱之為系統,其研究法,稱為「系統分析法」。

在研究時:首先須將這完整欲解釋整體加以分類並給予各類別名稱,這些在「唯識學」都分類出來並命名之。大乘佛教分為空宗與有宗,有宗就是「唯識宗」。因為唯識宗一面講世間萬物為空幻假有之唯識萬物,另一面講清淨真如是圓滿實在,這就是它被認為優於其他佛學宗派的原因所在。其經典唯識學認為「識」即是一種功能也就是:識能力跟功用。如果將「識」看成一機制系統,則識能力是對環境之辨識能力;「識」功用是將偵測出之狀態依機制對應於備選行動之功用。在此,我除利用此機制,來詮釋或補充原典「唯識學」的部分內容外;並嘗試將它擴大成為「組織唯識學」之思想體系;簡單的說,前者的論述重點,在於認知「識是甚麼」;而後者的論述重點,在於「識應該如何?」

端視佛教經典《雜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中阿含經》等是大小乘佛教均信奉的經典,也是「唯識學」的發源。而經中所提到「因緣流轉」和「還滅盡空」就是「唯識學」中「依他起性」與「方法唯識」的中心去發展而來的。在我的觀點「唯識學」可以分為印度「唯識學」與中國「唯識學」兩派。中國「唯識學」論是承繼印度「唯識學」後再去闡揚的。而我綜觀「唯識學」後認為「唯識」與「無境」是「唯識學」最主要兩大學問,而所謂「境」是指「識」的對象。「唯識學」將人類認識周遭環境之識的功能劃分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思量識、種子識」等8識;將「心、意、識」三者即包含一切的認識;「唯識學」中另一個容易令人混淆的是「識根」。在研究過程發現所謂「根」即是指「識」的肉體器官,經常用六根不淨來形容人之雜染態度。未來將如何將原典之「唯識學」透過習慣概念,將其轉換成現代「管理科學」的東西方臉科學之學術用語,這是論述此文的動機來源,而組織唯識學,則為未來將另文討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