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視疫情促使產業加速改革與經濟重整 產經 by 李 振麟 2021-09-28 FacebookLINETelegramWhatsAppTwitter 記者李振麟/嘉義報導 全國台灣耀活協會理事長/嘉義縣政府縣政顧問 蔡永澤博士 2021/9/28 圖 AI產業在這波疫情可以促進產業與經濟重整 以經濟學供應鏈而言疫情使經濟活動受到影響,製造業停工,尤其是原物料及零組件生產的工廠暫時停工,導致供應鏈中斷,致使供需失衡,價格急速上漲致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而服務業、觀光、旅遊、餐飲更是嚴重衝擊。再者,對運輸業影響而言更是嚴重,市場上的到貨更量嚴重不足,影響產業甚鉅。 蔡永澤博士指出;東南亞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這致使許多傳統產業,如製鞋、成衣等傳統業者開始思考未來展方向如回流大陸的可能性。蔡永澤博士認為:新冠肺炎情肆虐全球,但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並未受到疫情影響而停滯,反而因疫情所帶來對民眾生命健康的威脅、日常生活與工作衝擊、產業斷鏈的危機,更去推進AI科技發展及應用的加速發展,例如加速導入AI發展應用在生技醫療領域、新冠新療法開發、預測傳播途徑等研究,反而是防疫與抗疫重要發展應用,主要有原因為:機器學習自動化服務—AI進展神速,持續超前部署:疫情促使全球產官學研齊力運用AI整合各種科技,並提供開放數據或開放軟體工具來對抗病毒,展開人類與病毒的生死競賽,進行各種防疫應用發展。再者非接觸式照護從快速診斷到監控追蹤需求大增,在疫情風暴下,各國研究紛紛運用各種非接觸的方式,如線上機器人、健康穿戴、行動App、智慧影像感測、居家照護系統等協助各方進行快速線上診斷、追蹤接觸史、監控病程等。 在疫情重創全球產業從製造、物流到銷售等各層面,由於病毒具高傳染力,而且病患未發病也有傳染力,導致目前產業多採取停工、歇業以減少大規模病毒傳播發生。這也導致全球業者紛紛尋求或積極導入的設備、工具、技術等,以取代部分人工,以維持企業正常營運,並減少疫情帶來各種風險這導致全球疫情也加速數據共享與開放,並結合 AI、GPS、行動App等,有效發揮防疫上有用的資訊,讓大眾體會到資料共享所帶來的生活健康安全價值。蔡永澤博士綜上認為:台灣與全球產業應要利用這波疫情進行轉型升級,以科技帶動跨域創新,去建立並與重建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李 振麟 經歷 中華社區報刊聯合新聞網記者、優傳媒記者、爽報新聞網採訪主任、報新聞報採訪主任 美國財務金融與國際貿易雙碩士、多年實務經驗, 報導類別專注國際財經產業,醫療、社團、藝文、生活娛樂等報導。 See Full Bio FacebookLINETelegramWhatsAppTwitter 前一篇華住集團新任命國際業務首席執行官下一篇振興消費五倍券 別忘關懷植物人 「吾被愛」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文/袁青 在時裝週的眾聲喧譁中,總有一些選擇靜默的風格。 沒有明確風格標籤,但卻總讓人難以忽視。尤其是來... 2025-05-02 Cheers!「2025府中醉夏趴」微醺開趴迎初夏 報新聞/記者蔡昀臻/台北報導 迎接初夏,新北微醺開場!「2025府中醉夏趴」今(2)日於板橋府中廣場盛... 2025-05-02 企業成長關鍵在於同頻溝通 許家豪用科學打造高效團隊文化 報新聞/記者楊清瑜/綜合報導 當今企業面臨快速變動與多元文化衝擊,如何提升團隊溝通效率、減少管理內耗,成為企業成長... 2025-05-02 打造「台中好行」幸福城市 中市朝事故零死亡目標努力 報新聞/中部特派員鄒志中報導 為落實「一座好走的城市,才是真正宜居好城市」的施政理念,打造更宜居、更具活...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