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室專欄】自我與他者的連結(上):認同與優越

【文/秋逸靈】

前言

在上篇的文章當中,我談論到關於個體在自我的意識結構當中,有六大基本的心理訊息作用,這六大作用構成個體的心理機制,但上篇談到的都是針對個體自身,但在群體構成的社會當中,沒有一個個體是獨自生存的,所以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們要來談論個體與外界的互動模式。

個體與外界之間有許多的互動模式,當個體與外界連結時,將會產生許多的互動機制,其中最基本的我分類為四種:認同、優越、依附、防衛,在今天的文章當中,我會針對前兩者,也就是最主要的構成作探討。

認同

在前面我們提到,在個體的原始慾望當中是具備認同感的需求,所以當個體與外界互動時,就會有追求認同感的行為,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也就是我們說的「社交」、「人際關係」,在這樣的關係當中,認同感的相互滿足佔大多數。認同感可以延伸許多部分來討論,包括一般的社交群體、深交的好友、職場甚至歷史上著名的人民聖殿教集體自殺案、納粹大屠殺等等,都可以拆解出個體對於認同感的追求是其事件成因的一部份,但認同感的獲取與展現可以透過許多管道與形式表徵。

基於此認同感的追求,幾乎每個個體都會發展出人格面具,也就是「迎合」她人的目標或者想法,以下一樣以例子來說明。

嘉玲是剛出社會的上班族,她在求學時期受到許多同學的歡迎,也十分懂得在家族與親戚的聚會當中察言觀色,這樣的她得到許多人的讚賞與認同,他人也都樂於跟她談天、相處,這樣的性格有很大宗的成因都是為了追求認同感,我們將她的性格形塑歷程拆解開來看當中的認同感要素。

小時候家裡的父母也從小教育她什麼是「乖小孩」的樣子,她如果符合了相應的表現,父母就會給予她讚賞,並且與她拉近關係,反之,父母會責備貶低她,甚至不跟她說話,於是嘉玲就更盡力的表現乖小孩的樣子,並且因為這樣的認同感,形塑了她的認知,認為這樣的自己才是「對的」,這是個體最初始追求的認同感,也就是依附認同感,孩子與父母之間都存在著依附關係,而依附者會尋求被依附者,也就是父母的認同,在這個尋求的過程當中,也是形成個體最初期的認知關鍵。

許多犯罪心理學上在探討行為人的犯罪動機時,通常也都容易追溯到個體在童年時期的依附認同感與認知狀態(也就是顯意識)的建立,顯意識的建立跟原生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其中依附認同感的要素加強了這樣的連結。

從在學校與同學的相處開始,嘉玲非常會看他人的臉色做事,與他人聊天也都是順著他人的話題,而她出了社會之後,明明比較喜歡安靜一個人看書,卻因為同事的邀約一起去聚餐、唱歌,在同事當中也表現得非常合群不堅持己見,公司同事給與她的評價都是「好相處、容易親近的人」,這是群體認同感。

而嘉玲為了維持在他人眼中或的認同的這個形象,讓自己習慣融入同事交際的群體,久而久之,只要不跟群體相處,嘉玲就容易感到空虛,於是在工作上力求表現,獲得了年度最佳專案的榮譽,並且受到主管的表揚,而主管給予她的即是位階認同感,也就是在一個具有權力體系的關係當中,上位者給予下位者的肯定或讚賞,通常可能配合物質上的滿足,例如升遷、加薪等等附帶的價值。

認同感的需求多寡除了我在前面文章中提到,於個體意識結構中原始訊息的含量不定時,每個人追求它的動力也各不一致,也跟過程中可能發生疊加作用,因而導致追求認同感的表現更加強烈,主要是上面提到的依附、群體、位階等要素。

當然這樣的認同還有其他的存在型態,例如個體將自我的某些區塊投射至他人身上,並且於他人身上尋求相應的行為模式或特質,進而認同的狀態稱為「投射性認同」,這部分屬比較複雜的,會在之後的文章當中探討。

優越

在原始訊息的構成當中,除了認同感的部分,我還有提到一個點,也就是優越感的部分,每個人也都會追求優越感,而這個優越感通常都是跟他者相互比較而來的,一部分個體的自我價值即是建立於優越感與認同感之上。

人會與他人產生顯性的競爭關係與隱性的競爭關係,顯性的競爭關係即是一般的競爭、比賽等等,而隱性的競爭通常存在於心理層面,例如上面提及的認同感本身,會藉由獲取認同感的多寡而決定優越感。

以下一樣舉例來談論優越感的追求,書均是一個國小一年級的男孩,在家中排行老二,從小父母對於哥哥的要求較高,關注也較多,因此在書均的眼中哥哥是比較被重視,獲得的依附認同感也比較多的,於是他開始在某些地方試圖表現卓越,藉此博取父母的認同感,父母依然比較重視哥哥,給予較多的依附認同感,但是書均在覺得自己「表現得比他人好」時,獲得了他需要的優越感,於是他也會做出相應的行為去追求更多的優越感,而認同感越沒有得到滿足,越會促使個體去追求優越感,當父母越沒有關心書均時,他就更努力的去追求優越。

通常人們同時想要滿足優越感與認同感,但將優越感表現出來會導致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是「驕傲自大」,這樣的自我形象無法獲得認同感,因此會將追求優越感的需求隱藏起來,潛在的利用不會被排斥的顯性競爭或隱性競爭來追求優越感。

認同與優越:構成許多行為的關鍵要素

我們可以藉由觀察許多的行為當中發現,很多個體的行為動機,包括我們自己,都是來回擺盪在追求這兩者,去滿足我們自身的心理需求,而認同感與優越感的滿足需要達到平衡,否則就會造成過度缺乏其中一種的人過度追求另一種,因此我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也是核心的觀念,透過這個核心的延展,也可以延伸成許多自我與他者的互動模式或者針對個體行為的解讀。

更多【心理室專欄】文章:【心理室專欄】個體心理的六大訊息作用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