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暑假 與孩子一起建構防疫新生活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疫情下的暑假 與孩子一起建構防疫新生活

今年的暑假也隨著疫情影響有了巨大的改變,其實對這樣的變化多少是比較焦慮的。在許多不同國家的觀察型研究,COVID-19影響較嚴重的國家,發現在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的孤獨感都明顯增加,相對也可能增加後續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家長壓力與脾氣也會促使兒童青少年的精神壓力大幅升高。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徐智罡醫師表示,今年的暑假,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可能更甚於過去, 因疫情造成的停課,其實對孩子來說,可能不只是在家學習,更多的可能是不能跟同學玩、不能做原本喜歡活動的失落,許多孩子原本期待很久的夏令營或是出遊,紛紛都已經取消或延期。爸爸媽媽們可以找個時間,好好地與孩子討論,期待已久的活動被取消之後,帶來的失望或是難過的感覺,再一起討論是否有什麼替代方案,與孩子一起發揮創意,有什麼更好玩的方式,例如以視訊遊戲與同學朋友聯繫感情,或是跟同學約定好等疫情過去後,怎麼樣補辦活動,彌補終止的缺憾。按照孩子年齡,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遊戲,如畫圖、角色扮演等,重點還是在於「陪伴」;找到家長們熟悉、會做且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動的遊戲,固定排入生活中,也讓孩子增加控制感,讓不管爸爸媽媽或孩子,在這段期間中,有更多的安全感。

徐智罡醫師進一步說,因疫情所帶來的改變必定會有在這段時間教育孩子的合適方法,要找出與過去相同的「結構化生活」,與過去相比「不變」的部分。當我們處在一個變化劇烈的環境中,跟過去相同的「不變」的事物,常能帶給我們安全感,像許多留學生常喜歡家鄉菜、聽母語歌曲就是這個原因。而我們可以找出,與過去生活類似的部分,讓孩子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比如說什麼時間該起床、該上床睡覺,哪些時段要寫暑假作業、哪些時段可以遊戲、哪些時段可以休息;讓孩子可以漸漸習慣、預測在這個新疫情時代的生活。次外因應防疫家長在家裡的時間也增加,也可以試著向孩子預告自己在家的行程,同時自己在心裡也可以預先整理一下,讓孩子安心,自己也安心。更進一步可以與孩子討論一個共同活動的親子時間,一起做孩子想要一起進行的事情,持續幫親子關係注入新的活力。

徐智罡醫師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張介信院長表示,焦慮多來自於無法預測,帶來的不穩定與不安,如果生活作息能穩定下來,無論家長或孩子,都可以有更多的掌握感。在意情瞬息變化的時代中,找到家庭新的結構化生活是很重要的,找到與過去生活類似的規律、生活作息,再隨滾動調整的疫情相關規定去調整。更重要的是,不要對自己及孩子太過嚴苛。有時即使訂下了規則、行程,還是有可能無法馬上做到,可以搭配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對自己或孩子都要有合理的期待,保持出槌的彈性。陪伴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讓孩子可以不會被太多焦慮、紛雜的訊息干擾。疫情過後回頭再看,將會發現一起度過了一段很神奇的時光,每一位家長都充滿著超能力,每個孩子都是防疫小英雄。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