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網軍造謠惡意傳播台中超徵75餘億 中市財政局:歷年累計尚短絀 211億元

(鄒志中特稿)  「普發現金」議題近日不斷發燒,台中普發4萬元訊息才遭台中市政府駁斥為謠言,「台中近年超徵120億元稅收」消息近期也謠言滿天飛…有關部分無良媒體日前惡意造謠胡亂報導台中市113年決算稅課收入較原預算多出75億元,台中財政局嚴正澄清:「超徵75億」為斷章取義!實際上台中市政府歷年累積仍「短絀211億元」,台中市政府之所以還可以財政穩健成長,絕對非靠「超收」!針對近期社群媒體與部分人士造謠惡意散播「台中市113年稅課收入超徵75億元」的不實訊息,台中市政府財政局2025年8月20日嚴正澄清,此論述顯為「斷章取義」,未能全面觀照台中市政府的財政全貌。台中市政府強調,財政收支應整體通盤考量,事實上,台中市歷年累積結餘仍呈現高達211億元的「短絀」,與外界傳言的「超徵」情況截然不同,籲請台灣各界勿「以訛傳訛」,混肴視聽,被幕後這些居心叵測、用心歹毒之徒利用「亂造口業」。

釐清事實:總體財政非單一稅收所能概括

台中市財政局進一步說明,所謂「稅課收入」僅是政府歲入的一部分,整體財政狀況必須考量完整的「總預算」,包含歲入與歲出。台中市政府的財政運行,應以年度歲入歲出決算是否平衡為判斷依據。

數據顯示,儘管在台中市政府團隊的努力下,近年來台中市財政狀況有所改善,例如112年度及113年度的年度決算分別有5億元及42億元的結餘,這確實反映了短期內的財政管理成效。然而,這並不足以彌補台中市政府過去長期的財政赤字。若從108年度開始計算至113年度,台中市政府累計仍有近9億元的短絀。更重要的是,若從台中縣市合併以來的歷史角度來看,台中市政府的總累積結餘仍呈現高達211億元的「短絀」。這與中央政府近年累積龐大賸餘的情況截然不同,彰顯台中市政府財政在推動市政建設與民生福利上的挑戰與壓力。

穩健財政紀律支持城市發展與民生福利

自盧秀燕市長上任以來,台中市政府始終秉持穩健的財政紀律,將有限的預算資源精準投入於市民福祉與城市發展。台中市政府不僅積極推動多項重大公共建設,包含捷運綠線、大智路打通、市政路延伸、東豐快速道路、興建巨蛋…等,更全面恢復老人健保補助、推出台中市民限定「雙十公車」、倍增公托公幼數量、提升生育津貼…等關鍵民生與社會福利政策。這些對台中市民的承諾與建設,皆仰賴龐大預算的支持,卻在嚴格的財政紀律下得以實現。

事實上,這份對財政穩健的堅持,已在數據上獲得驗證:

歲出規模成長,舉債不增反減: 儘管114年度台中市政府歲出預算規模達1,908億元,較108年大幅增加43.8%,顯示台中城市發展與福利投入增加,但令人欣慰的是,台中市政府舉債預算數卻由108年的165億元,成功縮減至114年的94億元,降幅高達43%。

舉債空間擴大,財政體質強化: 台中市政府預警前尚可舉債額度也從107年底的88億元,大幅提升至114年初的778億元。這清楚證明,台中市政府不僅建設與福利投入更多,更實現了舉債金額反而顯著減少,財政體質持續強化的「開源節流」成果。

承諾未來: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

台中市財政局強調,未來台中市政府將持續嚴守財政紀律,堅定不移地厲行開源節流,確保每一分納稅人的錢都用在刀口上,發揮最大效益。台中市政府將以穩健的財政基石,持續加速台中市的建設與發展,為台中市民創造更美好的宜居環境,杜絕任何不實資訊對台中市政推動的干擾。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