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可/龍巖·上杭 報導】8月3日今日,第三屆”五洲客家音”(龍巖·上杭)文化學術交流會在上杭縣盛大開幕。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客屬鄉親、青年學子等各界人士參加,共同探討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幕式上,嘉賓代表圍繞客家文化進行了深入的主旨對話,彰顯了客家文化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性。


本屆交流會以”五洲客家音·後生原鄉行行——永續客家與客家青年責任“為主題,致力於推動客家文化的永續發展。其中,活動的安排相當豐富,包括“世界客屬青年博士智庫聯盟”上杭站的簽約揭牌儀式、臺灣青年客家文化研習營、兩岸客家族譜對接交流、兩岸客家太極文化交流、兩岸客家家訓文化書畫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旨在促進兩岸客家文化的認識與交流。

在活動的下午,與會人員媒體記者們實際走訪了丘氏總祠、瓦子街等地,進一步體驗了當地獨特的客家文化,參與者不僅感受到了深厚的歷史底蘊,更對客家文化的多樣性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海內外的客家兒女們以此次文化交流為契機,攜手推動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的同根同源的認識。


上杭作為客家人的重要祖籍地之一,歷史悠久,有著30多個客家姓氏的發源,並儲存著李氏大宗祠、丘氏總祠、張化孫墓等多座著名的客家祖祠。當地還有瓦子街等文化遺存,這些都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此外,上杭縣內設有國家二級博物館客家族譜博物館,館內珍藏著190多個客家姓氏的3000餘部、20000餘冊的客家族譜,以及20000餘份的客家契約、10000餘件的客家地方文獻、民俗器物與方誌資料,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對於理解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自開館以來,客家族譜博物館接待了超過600萬的全球客家鄉親及各界訪客。該館已成為家族歷史資料的收藏、整理、研究、展示與交流平臺,並且是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等。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次會議成為了對客家文化及族譜的深度交流的有力推動。

在本次文化學術交流會期間,“客家族譜研究對接交流”活動也同步展開。兩岸專家學者共同研譜,透過客家族譜作為橋樑,深入挖掘同源歷史,讓客韻文化超越海峽,在交流中延續,凝聚兩岸同胞的深厚情誼。此次活動不僅強調了族譜的重要性,也為客家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可能。
此外,客家家訓文化書畫交流活動也吸引了關注,以客家家訓為內容,這樣的文化交流不僅增進了藝術的理解,也體現了客家人對於傳承家訓的重視。

杭臺客家太極文化交流會已持續舉辦十一屆,今年的交流會共邀請了11個交流表演節目,豐富了文化的交融。上杭縣太極拳協會會長李雪紅表示,“這十年來,我們以太極拳作為交流媒介,規模和參與人數持續增長,交流的領域也在不斷拓展。”近年來,上杭縣透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如客家族譜對接、閩西各民族歡慶“三月三”文化旅遊、杭臺客家太極文化交流以及「閩臺一家親」的中秋節禮教活動等,進一步促進了民間交流,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局面。

這次的”五洲客家音”文化學術交流會,不僅是一次文化的盛會,更是促進思想碰撞的契機,讓所有參與者都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美麗。藉助此次活動,各界客家人將攜手合作,共同推進客家文化的永續發展,為兩岸文化的交融與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創了新的篇章。透過這樣的交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讓客家文化在全球的舞臺上煥發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