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評論三級警戒延長 看好7/26「解封」

【民眾新聞網綜合報導】究竟7/12能否從三級警戒中解封?指揮中心給出答案了。今(8)日早上媒體搶先報導獨家消息,表示三級警戒將再度延長兩週至7/26,但部分行業將有望從新營業或放寬營業條件。指揮中心在下午記者會也公布這項訊息:經評估後決定,同步延長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至7月26日止,並適度鬆綁部分措施,如開放博物館、電影院、9人以下國旅團等等。

對於這項措施,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接受民眾新聞網訪問時表示:蔡政府目前雖然仍維持三級警戒,但採取「適度鬆綁」是必然也是必要的。楊指出:一般民主開放國家,如果維持這樣高強度的封城政策超過二個月以上,人民一定受不了、甚至會上街頭抗議。但是「適度鬆綁」之後很有可能會讓確診人數突然又上升,這是無可避免的。楊志良點出現在政府不鬆綁也會被罵、鬆綁也會被罵,一切都是因為在疫苗採購政策上的錯誤。想要疫情徹底受到控制與解決,還是要有足夠的疫苗入境並且有大量的國民接種。楊志良強調,以2009年的H1N1流感作比較,表示台灣的醫療能量其實可以做到每天30萬劑的疫苗接種。現在台灣苦就苦在疫苗不夠,而這都是政府的決策錯誤所致。

《圖說》前衛生署長楊志良

對於7月26日是否會調降警戒級數,楊志良則表示看好。理由主要還是「解封」為民眾生活所需。他認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所謂的「庶民」、所謂的小老百姓。在台灣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的今天,有錢人所受影響甚微,可是廣大的中產階級以及之下的庶民階級遭到的衝擊實在巨大,持續警戒封城會對他們的生活甚至生存帶來危害。

楊志良接著指出,雖然三級警戒、封城等措施達到控制疫情傳播、確診人數持續降低等效果,可是這些措施都只對「生理」方面有效,卻對於大眾「心理層面」甚或「家庭關係」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楊志良表示,封鎖政策將人關在家裡、壓抑了人們之間的互動、家裡孩童在家上學更增加父母親的負擔;種種此等狀況都讓防疫期間社會上心理疾病好發狀況的上升許多,這是政府完全沒有顧慮到的。

對於防疫措施,楊志良雖然認為戴口罩仍有必要,但對於要求在大太陽的戶外也戴口罩、甚至建議減少外出等作法,他表達了異議。他認為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是能有效消滅病毒的。在戶外運動戴口罩會導致過渡悶熱,而在戶外陽光下運動其實是能促進人體健康。政府在這部分是有點矯枉過正。

對於疫情狀況,未來事件交易所從六月底和民眾日報民眾網合作舉辦《疫情玩預測 眾聲送大獎》活動,開設如「BNT疫苗何時來台」、「雙北零確診可能性預測」等一連串疫情相關預測活動。其中「7/12全台疫情警戒預測」已經清算,從市場價格趨勢圖來看,市場一直預測7/12維持三級警戒可能性最高,並在近幾天有延長風聲出現後價格再衝高,顯示參與預測會員對時事與新聞輿論的敏銳度。目前未來事件交易所仍有相關預測進行中,網友報名活動參加預測,若預測準確、績效高,甚至還有機會獲得PS5等大獎。

《圖說》未來事件交易所「7/12全台疫情警戒預測」價格走勢圖

author avatar
民眾網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