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台灣偏鄉高齡與身障人口比例居高不下,輔具需求日益迫切,但卻常因交通不便或資訊落差,導致有需要者無法即時取得所需協助。為彌補這項資源斷層,門諾基金會啟動「輔具專車社區巡迴計畫」,每週四深入花蓮10鄉鎮、超過百個村里,進行輔具檢修、租借、宣導與指導服務。這項行動由專業人員組成團隊,化身偏鄉照護資源的「行動橋梁」,致力落實健康平權。

在秀林鄉文蘭部落,冉先生長期仰賴義肢與手杖行走,卻因手杖防滑墊損壞導致移動困難。門諾專車到訪時,工作人員立即替他調整並更換配件,僅花10分鐘,卻改善了他的日常安全。這樣的故事,正是巡迴行動背後的初衷——主動發現問題、即時處理,讓服務不再被動等待,而是走進需要的角落。根據門諾基金會資料,該計畫不僅提供設備,也包括輔具知識宣導、二手輔具回收捐贈與居家復能指導,強化民眾使用輔具的正確觀念。

儘管巡迴計畫已有初步成效,門諾基金會指出,目前仍缺乏1位職能治療師投入,負責深入個案家庭提供專業評估與照護技巧指導。未來,如何整合更多醫療與復健資源、持續招募專業人力,同時擴大偏鄉服務覆蓋面,將成為此計畫持續推動的關鍵。透過政府、社福與民間力量串連,期盼輔具資源真正「無所不在、送得到家」,讓偏鄉居民獲得實質照護支持與生活品質提升。

新聞來源:門諾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