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沒症狀也危險 醫籲每年追蹤避免延誤治療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32歲的陳小姐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子宮內有一顆10公分大的肌瘤,讓她面臨關鍵的醫療抉擇。雖然某些醫師建議若無生育計畫可直接切除子宮,但此建議對於尚未生育的年輕女性而言,無疑構成極大心理壓力。面對手術風險與人生規劃,她決定主動尋求更安全、保守的醫療選項,也反映出現代女性對醫療自主權的高度關注與知識焦慮。

陳小姐分享,她在術後第二天便能順利下床活動,且傷口部位幾乎不會感到疼痛/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在多方諮詢後,陳小姐得知羅東博愛醫院婦產科醫師傅念慈與微創專家李偉浩醫師有跨院合作經驗,特別是在單孔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上的專長,這類術式能有效降低傷口數目與疼痛程度,同時保留子宮與生育機會。5月底她順利接受手術,術後隔日即下床活動,約兩週後復工,顯示微創手術在提升病人術後生活品質上有實質助益。

該案例突顯婦科疾病中「保守治療選項不足、患者資訊不對等」的醫療盲點。根據婦產科醫師傅念慈觀察,許多女性即便有肌瘤,因初期無明顯症狀而延誤就醫。她提醒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應至少每年追蹤一次,當肌瘤超過5公分或壓迫其他器官時,就應積極尋求診治,並針對手術方式提出疑問與第二意見。未來如何讓更多女性獲得完整資訊,將是醫界與公共衛生單位需共同努力之方向。

新聞來源:羅東博愛醫院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