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記者楊清瑜/台中報導
僑光科技大學電腦輔助工業設計系張意昀同學,憑藉著面對癌症挑戰的堅韌不拔精神與卓越的學術與創新成就,在眾多參選人中榮獲2025年總統教育獎奮發向上獎,成為僑光全校師生的驕傲與典範。這項殊榮不僅肯定了她在學業與設計領域的卓越表現,也彰顯積極回饋社會與高度責任感的暖心態度,更是她克服逆境、持續追求夢想的最佳見證。

張意昀六歲時被診斷出惡性腫瘤,歷經三年嚴苛的化療與手術,身體飽受病痛折磨,甚至一度離開校園長達數年。這段在病床上與死亡抗衡的經歷,反而鍛鍊了她的意志力與自律能力,讓她學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並以積極態度面對學習與生活上的挑戰。回到校園後,她努力克服身體虛弱和與同齡人的社交困難,逐步找回自信,逐夢而行。
在僑光科技大學求學過程,張同學不僅擔任課堂助教,獲得師生一致好評,更展現出強烈的學習熱忱與教學潛力。她積極參與國際與國內設計競賽,屢獲佳績。2024年,以支持帶輔助被動式搬運外骨骼獲得第十八屆波蘭國際發明展金牌與大會特別獎,另一作品環寶瓶轉換機則獲得銀牌與國家特別獎。國內賽事中,她在國際創新發明競賽和盛群盃創意大賽中屢獲金銀銅獎,展現出創新設計與實用價值的兼具能力。

不僅如此,張意昀還參與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深入研究監控無人機人機介面優化,提出創新的警告訊息設計和人因工程輔助工具,大幅改善操作者的認知負荷與操作安全性,這項研究成果不僅具備學術價值,更對國防及民用領域有實質貢獻。
作為創新發明與設計思考社副社長,她主導跨領域設計展覽與社區服務活動,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實踐。她的熱忱與責任感,深刻體現了當代大學生應有的使命感與領導力。
張意昀感謝家人的默默支持,尤其是對細節要求嚴謹的母親,從小培養了她主動規劃與掌控學習進度的習慣。雖然化療期間身體虛弱、外貌改變讓她曾感自卑,但她學會快速接受現實,將焦點放在解決問題與提升自我上。面對學業上的瓶頸,她以務實的態度不斷精進專業技能,尤其在工業設計領域展現非凡毅力。
在獲得總統教育獎的過程中,張意昀積極準備申請資料,感謝導師與指導教授林昱呈主任、黃謹華老師以及王孝裕老師的悉心指導與支持。林主任不僅在大專生研究計畫中提供關鍵指導,也讓她得以參與國科會計畫及國際發明展;黃老師在社團與競賽中給予精神與實務幫助;王老師則關心她的學業與未來發展,三位師長的陪伴與鼓勵是她最堅實的後盾。
張意昀同學表示:「這份獎項是對我努力的肯定,也是持續追夢的動力。未來我將專注於創新設計,特別是無人機人機介面領域,期盼以專業能力改善生活品質,回饋社會並推動可持續發展。」
張同學課業努力不懈的學習故事不僅感動校園,更激勵廣大青年面對困難勇敢前行,彰顯生命的韌性與希望。僑光科技大學也將持續打造友善支持的學習環境,陪伴每位學生在逆境中成長,發掘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