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榮獲113年「海洋環境管理考核」特優

基隆市水質及土壤防治科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基隆市市府團隊致力推動海洋污染防治工作,表現優異,於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全國績效考核中,榮獲第2組「特優」佳績,本(4)月22日基隆市環保副局長管鳳珠於全國海洋環境管理頒獎典禮暨業務交流會議接受頒獎表揚,對於基隆市政府在海洋污染防治工作上所做的努力給予肯定。

海委會副主任委員黃向文及19個縣市政府共同宣示:『落實臺灣永續發展目標SDG14』,預防及大幅減少各類型海洋污染,特別是來自陸上活動污染,並持續精進海洋污染防治應處機制,透過此宣示展現國家地方到中央對於海洋環境保護已有高度共識,未來可實現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及保育海洋生物多樣性等多樣目標,並於會中頒發「海洋環境管理十大特優」縣市給予公開表揚獎勵,期許地方政府秉持對於海洋事務工作之熱情,凝聚守護海洋的決心,實現永續海洋的目標。

基隆市三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為守護海洋環境及生態資源,環保局持續推動各項污染防治措施,會議中分享基隆市管理成果亮點為與轄內潛店簽訂合作協議書成立淨海合作社,自111年開始補助潛水器材,提供潛海戰將淨海活動所需,總計已補助540組,平均每年約可清理1公噸的海洋廢棄物,本年度已有7家淨海合作社及197位潛海戰將共同響應,並由淨海合作社自行認養轄內可潛水海域執行淨海活動,藉以提升淨海之效益,以期達潛水即淨海之目標。

基隆市水質及土壤防治科提供

此外,亦持續辦理環保艦隊獎勵,艦隊出海作業時打撈海廢,攜回海廢可兌換相關民生用品,近3年平均每年約可清理5公噸海廢(寶特瓶佔4成),藉由推動船隻加入環保艦隊,以「攜回船上垃圾」作為環保艦隊兌換機制之推行作法,鼓勵船舶於外海作業時,帶回船上垃圾,且將順手打撈到的海洋廢棄物攜回岸際,以此達到源頭減量的目標。

清淨海洋需要全體市民共同努力,呼籲市民落實減塑生活,多多使用環保餐具,減少使用1次性產品, 響應廢棄物源頭減量,珍惜海洋資源,攜手以實際行動共同守護美好的海洋環境。

author avatar
編輯部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