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021年6月10日 /美通社/ — 2021年4月22日全球氣候峰會招開,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英國等主要國家提出更具野心的減碳目標,以美國為例,其承諾到2030年將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50-52%;歐盟協議 2030年減碳55%,並透過「氣候法 (Climate Law) 」要求會員國應擬定自身國內的溫室氣體減量、投資綠色技術和保護自然環境等機制,以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
在此前提下,為了避免企業轉移高耗能生產到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而發生碳洩漏 (Carbon Leakage) 的狀況,歐盟將透過碳調整機制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建立能源稅或邊境碳稅 (carbon border tax) ,對能源密集、高碳排放的產業,如鋼鐵、水泥等產品於2023年進行第一階段的管理,這將會對於外銷導向的高耗能產品及產品輸往歐盟時產生巨大的衝擊與影響。另一方面,中國、印度、俄羅斯雖未提出具體目標,但以中國為例,亦提出在既有基礎減少煤炭使用,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 (Carbon Neutral) 的目的。台灣亦對既有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討論變更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透過碳定價 (Carbon Pricing) 的評估,考量以碳費、總量管制或碳交易 (Carbon Trade) 的方式進行管制。
全球典範轉移再起
隨著貿易戰開展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推波助瀾,世界貿易由多邊主義轉為兩元對立,促使企業經營從全球分工轉為在地生產,以降低因懲罰性關稅、跨國運輸與疫情停工造成企業經營成本增加。企業因此開始陸續將部分產能轉移到東南亞或搬回母國,加上疫情減少人員接觸與缺工因素,促使不少工廠開始規劃提升生產自動化比重。
然而,企業提升自動化帶來另一種問題,自動化導致用電能耗增加,用電增加則代表營運費用跟著增加,原本的人力成本換成用電支出,是企業的另一種挑戰。台灣和珠三角大停電也讓更多企業發現,原來疫情分流作業,防疫的自動化生產,會造成既有電力供應的負擔與企業營運風險。
「因應供應鏈分流、缺工與疫情考量,生產自動化變成不可逆的發展趨勢。這樣造成人力成本減少但設備投資與能源成本因此增加後,企業反而更需提早思考如何評估單位產品的能耗與碳排放量。」德國萊因管理系統服務部林琦桓技術經理提醒。另一個國際潮流是,各國都有節能減碳的壓力,目前企業對於做好能源管理、如何揭露碳足跡資訊或因應未來碳稅的詢問度也都在升溫中。「未來企業對生產地或銷售地的能源及碳的總量管制要注意,有些企業為逃避總量管制而將產地移出歐盟, 但日後回銷歐盟時也要面臨被課碳稅的問題」林琦桓補充道。
企業的思維轉變
企業所面對的複合型問題越來越多,單點思考已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用永續發展的概念來整合營運流程與現有的管理系統反而能多點突破。林琦桓提到:「在我們最近的驗證與查驗中,我們發現不少企業開始從單純代工思維轉變成先進製造概念,從以往客戶說什麼做什麼的模式轉成能主動提供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因為比客戶更了解, 所以能走在客戶前方,對客戶也更有說服力 。」 包含傳統產業在內,鋼鐵廠、精密機械零組件製造廠、網通產品製造商、縫紉機生產業者等,皆陸續引進跨國客戶的能源與碳管理觀念,透過先進製程的監控來改變內部能源管理機制,不但能做到能源與人力成本管控,也能減緩疫情帶來的影響及提升生產效率。
碳足跡與能源管理的應用
另一方面,企業也能透過減少生產活動中的”碳足跡”,為減少碳排放履行社會責任。透過組織型溫室氣體查驗 (ISO 14064-1) 可以了解一個企業的碳排放狀態,而碳足跡則能說明產品或服務從開始到結束的碳排放量。 企業可以藉由碳足跡的評估與分析,盤點企業或其產品從原物料使用、生產、運輸、使用到廢棄的各類消耗引發的碳排放,藉此尋找減少碳衝擊的可能,亦可藉此降低企業與其產品的資源消耗。
林琦桓指出:「新版的溫室氣體盤查標準 (ISO 14064-1) 讓企業可以盤點直接與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項目,並進一步建立數據蒐集與管理的機制,透過間接排放的重大性評估方法,將間接排放中的原物料消耗進行風險評估與管理,在減量目標下,加以監督與管理企業的碳排風險。」企業透過溫室氣體盤查的基礎,可以建立減量目標,而經由每年的查驗可不斷驗證企業的減碳成效。
由於企業對溫室氣體盤查的概念較為薄弱,企業可以透過能源管理系統 (ISO 50001) 的架構與方法強化監督與管理工作,透過建立能源基線 (EnB) 與能源績效指標 (EnPI) ,以PDCA的流程,每年檢討各項目標與指標,共同做好碳與能源的績效管控。面對各別市場或客戶的要求,企業可以考量進行產品碳足跡 (ISO 14067) 的研究與調查,作為擬定營運策略或進入市場的工具。
現代企業經營常須面對複合型事件的衝擊,越早規劃越能提早因應全球趨勢的變化。德國萊因自2009年起,已積極關注全球碳及能源管理相關議題,累積了大量的跨國平台及跨產品領域的多重標準整合經驗,能提供組織型溫室氣體查驗 (ISO 14064-1) 、產品碳足跡查驗 (ISO 14067) 與能源管理系統驗證 (ISO 50001) 服務,廣泛的協助國內外企業符合客戶與當地監管機構需求,包含大中華區、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等地業者,在鋼鐵、機械、汽車、電子、資訊、太陽能、化工、紡織、製鞋、傢俱、醫療、百貨流通、高等教育、交通管理領域等都具有能源管理或碳管理驗證服務實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