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 Markets獨家分析:關稅寒流與AI衝擊下 全球資金轉向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4月9日 – 2025年首季,全球股市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昔日領跑者美股遭遇滑鐵盧,歐洲股市成功上位。VT Markets報告指出,這場劇變主要歸因於兩方面因素:一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實施的關稅政策,導致投資者情緒普遍謹慎;二是中國AI產業的迅速崛起,對全球產業鏈造成了深遠影響。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美股失去了其昔日的領先地位。

反觀全球市場,德、法、英三國股市憑藉製造業復蘇佔據漲幅前列,香港恒生指數則因Deepseek的發佈以及低基期的效應,受到中國科技股走強的帶動而上漲。相比之下,亞洲其他地區普遍下跌,澳洲作為中國的主要交易夥伴也受到了連帶影響,與美股共陷頹勢。

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

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再度出鞘,卻暴露出美國貿易結構的深層矛盾。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經常賬赤字增加了2282億美元,總額達到1.13萬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反映了商品逆差的進一步擴大,在此背景下,新增對華20%關稅及鋼鋁25%的懲罰性關稅更像一場戰略威懾。

儘管特朗普一直強調關稅政策旨在降低貿易赤字,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VT Markets報告指出,目前美國的貿易赤字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海外美資企業所創造的。這些企業在亞洲投資設廠,將生產的產品運回美國,從而造成了帳面上的貿易赤字。特朗普此次加征的關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改善貿易赤字,但更重要的目的是逼迫各國進行談判,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

這種政策導向不僅影響了國際貿易格局,也觸發了美股資金的輪動趨勢。

科技股的潰敗與防禦板塊的崛起

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企業的海外供應鏈會受到新關稅政策的影響,加上美聯儲持謹慎態度,儘管Q1財報季顯示75%美股企業盈利超預期,但資金仍加速逃離科技巨頭,對於2025年的獲利增速預期,市場也普遍偏向放緩。

過去三個月裡,美國科技股遭遇了嚴重拋售。其中,輝達股價今年迄今已下跌21.6%,失去了市值第一的寶座。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出現了8%-18%的跌幅。在此背景下,資金開始流向防禦性板塊,如醫療保健、非迴圈性消費和公用事業等。更保守的投資者則選擇增加現金比重。

雖然股市回檔看似是一個警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資金逃離科技股反而有助於避免資金過度集中,從而緩解了此前市場擔憂的泡沫化風險。

第二季度展望與投資策略

展望第二季度,真正的風暴正在逼近。4月2日迎來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多項原本延期的關稅政策將同步實施。這些政策包括對等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此前符合USMCA的商品均延後實施),以及為了孤立委內瑞拉而設立的二級關稅(對向委內瑞拉購買石油的國家商品課稅)。此外,針對汽車也將加征25%的關稅。至於半導體及醫藥部分,目前尚無確切消息。

VT Markets在報告中指出,這些政策的實施有可能觸發全球報復性關稅的連鎖反應,導致經濟風險擔憂攀升,美股指數疲軟態勢恐將持續。

VT Markets研究團隊聲明:本分析基於撰寫時的市場數據與資訊,成文時間為2025年3月31日。鑒於金融市場的即時波動性,文中觀點可能隨市場變化而調整,讀者在參考時請結合最新動態綜合判斷。

Hashtag: #VTMarkets #差價合約 #CFDs經紀商 #美股 #科技股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author avatar
Media-outreach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