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綜合報導】
許多因高齡或體力衰退而無法到醫院就診的心衰竭病人,面臨著無法得到即時醫療照護的困境。為解決這一問題,羅東博愛醫院自四年前啟動了「居家護心」計畫。該計畫透過心臟科醫師與居家醫療團隊的合作,定期到病患家中進行健康評估和治療,提前發現並處理潛在健康問題。這種創新的心臟病照護模式不僅成功挽救了多名高齡病人的生命,也有望將這一模式推廣至台灣其他偏鄉地區。

居家訪視助89歲張阿公突破治療瓶頸
家住宜蘭五結的89歲張阿公,近半年來因為常感到上下樓梯氣喘與頭暈,擔心舟車勞頓對健康造成更大影響,因此遲遲未願就醫。得知情況後,羅東博愛醫院於去年4月安排心臟科醫師、家醫科醫師及居家個案管理師組成團隊,前往張阿公家中進行健康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團隊發現張阿公的心音圖顯示異常,隨即安排進一步檢查,結果顯示張阿公存在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及頻繁的心室早期收縮,若不治療,可能會出現心搏暫停並導致昏倒。

心臟手術成功治療 張阿公回家後繼續接受居家醫療照護
在醫師與家人勸說下,張阿公決定接受永久性心臟調節器植入手術,術後經過五天的住院治療,順利康復出院。由於張阿公行動不便且居住在偏鄉,醫院的居家醫療團隊與心臟科團隊協作,為他提供居家探訪和專業照護。團隊不僅負責日常照護,還會與心臟科進行共同照護,根據病情調整治療計畫和藥物,確保治療無縫接軌。經過持續照護,張阿公目前的健康狀況穩定,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智慧醫療結合遠距監測 提供心衰竭病患更周全照護
羅東博愛醫院於數年前發現偏鄉心衰竭病人面臨的就醫困難,於是推出居家護心計畫,並逐步完善其運作。112年,該院心臟科個案管理師顏曉婷曾受邀於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擔任講師,分享該院在居家醫療模式及心臟衰竭急性後期照護上的成功經驗。隨著智慧醫療的發展,羅東博愛醫院也積極將遠距監測設備與居家探訪結合,透過遠距醫療技術,為不願外出的病人提供精準的照護,推動了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