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人口近4萬  預防走失電子指紋僅建置38人  王欣儀籲市府加強宣導提昇

【記者方笙楠臺北報導】臺北市議員王欣儀指出,截至今(2021年)2月底,臺北市推估失智人口數高達39,946人;近5年,臺北市失智失蹤人口報案數有1548人,等於平均每天幾乎都有失智人口走失!據了解,「指紋比對」現為員警識別失智長者身分的方法之一,「預防長者走失指紋捺印E化行動工作站」又列為今年「智慧城市展」北市的重點參展項目,但她檢視目前實際執行情況,卻發現建置人數比例極低,成效極不理想!

王欣儀調閱資料發現,北市目前對於失智人口預防走失的方法,包含發放長者預防走失手鍊及開放個人衛星定位器(GPS)的補助申請,以及新近使用的電子指紋,但使用人數皆是寥寥無幾!

據了解,自2017年至今年2月止,長者預防走失手鍊只發放2,137位失智症者;而衛星定位器(GPS)的補助申請已實施2年多,也僅有125人申請此項目補助!社會局表示,使用數少的原因在於GPS定位器要裝sim卡付月租費,而防走失手鍊則是很多老人家不想配戴,所以影響申請數!

而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提高走失長者身分辨識效能,自2019年起推動指紋捺印行動工作站,前往長者聚集場域或衛生局、社會局指定的機構,在長者或照護者的同意下取長者指紋並建檔,但截至今年4月13日為止,累計40場次共捺印593人次,平均一場僅15人願意捺印指紋!

王欣儀說,市警局為了想提高服務品質及效率,在去年11月花費30萬購置數位化指紋建檔擷取設備,取代傳統油墨方式捺印,但5個多月以來,使用新設備擷取指紋數僅38人,數量還是少得可憐!

市警局表示,推廣「指紋比對」辨識長者身分的用意在於,如長者已參與自願指紋捺印建檔,他日若走失被發現,長者身上無攜帶證件及聯絡人資訊,當長者被帶至各分局即可透過指紋比對系統進行指紋掃描,以此確認長者身分資料並通知家人帶回,保護長者安全! 

王欣儀認為,針對現行行動指紋捺印成效不彰,衛生局、社會局做為北市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的主責單位,應協助加強宣導,如印文宣在醫療院所、公私立老人福利機構等地發放,市警局也可透過家戶訪查時協助宣導!

此外,臺北市政府應優先針對有失智老人的家庭,尤其是針對曾走失過的失智老人(即失蹤高風險族群),加強宣導能請其本人或家屬同意按捺長者指紋,幫助長者如走失時能加速身分辨識!

 

author avatar
民眾網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