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編輯部
為鼓勵社會大眾參與討論人權議題,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024)年搭配臺灣國際人權影展,首度舉辦人權短片甄選活動,並於昨(13)日舉辦頒獎典禮暨放映座談,由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策展人范情、導演黃惠偵、決選評審臺灣女性影像學會理事陳瑄和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教授王綺穗、入選導演、製片及政治受難者前輩張則周夫婦、陳欽生夫婦等出席參與。本次入選三部優秀作品,分別為《海上的解藥》、《曾經有條中正路……》和《唱一首明白歌 把記憶領回家》,它們呈現的內容皆緊扣當前社會關懷與重視的人權議題。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表示,人權館自2017年舉辦的人權影展以來,已成為人權議題的重要交流平台。今年為深化及擴大人權教育參與,特別新增短片甄選活動,鼓勵青年以多元的視角,讓社會大眾看見他們關懐的人權問題。洪館長表示,今年共有19部影片報名,內容涵蓋臺灣當前的社會議題,每一個主題都能促使社會進一步反思。洪館長強調,人權是每位公民的責任,期盼藉由影展讓更多人參與討論、為人權發聲,繼續守護這片土地上的人權價值。
影展策展人兼評審的范情表示,人權議題雖然沉重,但透過影像,我們能看到這些議題的具體呈現。今年短片甄選投件內容探討了醫護人權、校園霸凌、香港局勢、身障者及聾人的權益等,議題多元而深刻。她指出,這些作品不僅反映年輕世代的關注,也展示了如何有效講述與呈現議題的重要性。人權需要大家不斷的說。范情認為,影展是很棒的對話平台,也是提升人權素養的契機。她期待更多不同背景、不同世代的聲音透過影像被看到。
決選評審黃惠偵表示,人權並非理所當然的存在。年輕世代從小生活在擁有各種自由與權利的時代,不會因為看某本書而被帶走,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的社會已經完美,也不代表人權能夠永存。她期待未來能藉由影展選片引導孩子們學習人權的內涵,讓人權議題成為家庭討論的一部分,使這樣的對話與交流在人權教育中扮演關鍵角色,並推動社會的進步。
《海上的解藥》聚焦討論臺灣外籍漁工在醫療上所面臨的處境,記錄他們因為語言不通而延誤診治、因為無人照顧而不得不延遲開刀,以及因為文化差異與社會歧視所衍生的健康風險。製片林爭意表示,影片中的黃醫師是非常關鍵的角色,以他作為核心,呈現南方澳移工看病時的困境,許多外籍漁工「經常備著家鄉的止痛藥丸,好緩解身體的不舒服」,又或者為了找到語言相通的醫生,即便車程往返4小時也心甘情願,深刻傳達外籍漁工異地尋醫的艱辛。
另一部入選作品《曾經有條中正路……》則探討臺灣各地遍佈的中正路及其背後的歷史象徵,影片收錄了在中正路上生活的各色人物,從「人不是十全十美,我們要看他好的一面」、「沒有必要為了改一個名字去花那麼多錢」到「你填自己家在哪裡的時候,你填的是紀念殺了你家人的一個人」、「你的歷史記憶不是我的歷史記憶」,導演表示,希望展現當前社會對這位歷史人物的不同見解與對於中正路存廢的正反聲音,顯示出臺灣言論的自由多元,也提供觀眾進一步思辨轉型正義價值的契機。
最後,《唱一首明白歌 把記憶領回家》回顧了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事件,透過嘉義朴子知識青年受難者鄭文峯的遭遇,揭示其家族長期受到的壓迫與噤聲,並透過再拒劇團的「音樂說書劇場」《明白歌》,大聲說出曾經被噤聲的故事,讓人們重拾被遺忘的記憶,看見受難者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所面臨的苦痛與掙扎,也看見一齣戲劇如何療癒創傷、讓生命重新茁壯。導演何思瑩表示,身為解嚴後的世代,自己會努力用鏡頭去記錄臺灣的歷史,讓社會能夠記住更多受難者的名字。
針對現場提問,《曾經有條中正路……》的導演表示,為了希望觀眾專注於受訪者的想法、內容,所以影片直到最後才揭露說話者的面貌;《海上的解藥》製片指出,由於經費有限,旁白聲音的處理並未完美,這次獲得優選後的獎金將能交由專門的音效處理改善;《唱一首明白歌 把記憶領回家》製作人表示,透過藝術形式來講人權故事的原因在於藝術對於這些受難者及家屬來說有很大的療癒作用,希望大家能從中記得歷史傷痛,反省,讓社會更好。
人權館表示,本次短片甄選不僅是鼓勵創作者、提供展示的舞台,更希望藉由影像傳達多元的聲音和深刻的故事,進一步激發更多青年關注人權議題。人權館希望透過影像的力量,擴大社會參與,帶動臺灣社會對於人權的討論與行動,讓彼此都能成為守護人權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