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解密陶瓷故事 陶博館常設展大變身

【記者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耗時兩年多籌劃常設展201展廳「回看所來處—臺灣陶瓷歷史」的更新,歷經3個月整修後重新開放,讓觀眾以不同方式接觸臺灣陶瓷歷史,跳脫遙遠和枯燥的刻板感覺。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吳秀慈表示,這次展場跳脫沈重的展示陳列,以年輕化的調性,利用透明展櫃讓空間更加寬敞,展品置於與視線等高的位置,便於觀眾以更輕鬆的方式觀賞、認識古早陶瓷文物,陶博館也於每日提供定時導覽服務,觀迎有興趣的人參加,詳細時段可上陶博館官方網站https://www.ceramics.ntpc.gov.tw/查詢。

她說,這次陶博館常設展更新,褪去歷史展示的刻板印象,在互動裝置中呈現豐富的展覽內容,以「不會看不懂,只會玩不夠」的概念,讓臺灣陶瓷歷史在觀眾眼前演出。入口處的「臺灣陶瓷分佈地圖」,利用聲光投影,讓民眾只要觸碰面板,便能了解中國、日本陶瓷技術帶給本土陶瓷發展的影響。在「陶瓷與臺灣」的展區,只要動動手在「展示物件延伸說明板」點閱有興趣的展品,就能比照實際物件,了解其故事,跳脫遙遠和枯燥的刻板感覺。

同時,「生活陶瓷」現場設置「盤紋導覽」互動裝置,除了提供古早盤紋的意義說明外,點選螢幕上的圖示,創作自己的吉祥如意盤,讓陶瓷更加平易近人。此外,阿公、阿嬤一天的煮食生活,用逗趣的投影動畫在展場中穿梭,讓人彷彿置身於古早的廚房,在虛實之間探索生活陶瓷。

另外,觀眾只需用2分鐘觀賞「臺灣陶瓷與民間信仰」動畫,就能認識從移民開墾初期的海神信仰、由各原居地一路護佑的原鄉守護神信仰,到落地生根臺灣的在地化民間信仰,十分受歡迎。

別具巧思的是,開啓在「建築裝飾陶瓷」展區內交趾陶展品上的小觀景窗,往外看便能見到福南宮廟宇建築上的剪黏裝飾,兩相對照觀賞,民眾直呼:「原來陶瓷這麼貼近日常!」

圖說︰「盤紋導覽」互動裝置,除了提供古早盤紋的意義說明外,民眾還可以點選螢幕上的圖示,創作自己的吉祥如意盤。〈照片鶯歌陶博館提供〉

圖說:新北市鶯歌陶博館201展廳更新,活潑明亮且增加許多互動多媒體設施,讓觀眾以不同方式接觸臺灣陶瓷歷史。〈照片鶯歌陶博館提供〉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