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於今日(8/15)共同舉辦「2024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科技 × 創新 × 數位 打造高齡健康智慧城」暨「第七屆智慧城市卓越貢獻獎」頒獎典禮。今年的智慧城市卓越貢獻獎的「智慧治理」由桃園市市長 張善政獲得,而臺東縣縣長 饒慶鈴則獲得「智慧觀光」項目的肯定,顯示台灣多方運用科技推動縣市發展。
台灣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半數國人不知道這件事。財訊針對全台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智慧科技能協助解決高齡化社會的問題,民眾滿意度也高,其中對於高齡化治理信心度上,嘉義縣民對於縣長的信心度最高;但另一方面,縣市居民對首長的高齡化智慧治理評價,和幸福度不一定成正比,全台幸福指數最高的地方為金門縣。至於在22縣市調查上,今年從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社區、智慧創新與智慧治理五大面向,其中高雄市在每項調查中皆位居領先群,備受肯定。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致詞時表示,10年來,台灣智慧城市的變化、進步非常大,這也看得出《財訊》的遠見,很早就在倡導相關觀念。每年3月台灣舉辦的智慧城市展,都吸引許多他國來賓參加,把台灣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帶到國外去。智慧城市的發展,帶動產業升級,經濟和外交也得到很好的成果。
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現場也提到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且伴隨著少子女化現象,導致勞動力持續降低,可能會成為國安問題,所以國科會與經濟部、衛福部、數位部等多個部會,推出「高齡產業行動計畫」,利用半導體的基礎和人工智慧(AI)的力量,幫助各行各業進行數位轉型,獲得AI應用。接下來,國科會也會推出利用AI,幫助各行各業的措施。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大概有20%、460多萬人口達到65歲,這無法逆轉,但透過智慧城市的發展,讓他們活得更健康、更快樂,這是可以做到的。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關渡醫院透過和宏碁、華碩等科技業者合作,優化醫療品質,希望能達到《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提出的「未來醫院」概念。所謂「未來醫院」,是指醫院以社區為目標,透過科技輔助,管理民眾的健康,而非把每個病患,都集中到醫院來。例如,關渡醫院運用健保數據和演算法,以過去1年的就醫數據,對社區民眾和病患,進行「風險分層」。
台灣的老年人,平均1年會看30次門診。陳亮恭說,利用這些診斷,醫院可以建構模型,預測病患未來1年、5年、10年的住院或住進加護病房的風險,「如果有2個病患來到急診室,都是肺炎患者,我已經可以分辨誰是高風險,誰是低風險。」
陳亮恭也提到人臉辨識這類「數位生物指標」的應用,「你的表情會出賣一切事情」。他舉例,關渡醫院和宏碁合作,開發可放在日照中心的相關產品,透過人臉辨識技術,就能從表情判斷情緒,甚至有無失智症風險,協助醫護人員精準調整照護計畫。
得到民眾高度肯定的嘉義縣縣長 翁章梁在演講一開始表示,民眾的肯定對他來講也是最大的壓力,因此他努力用科技台灣老化人口最多的嘉義縣變成最健康的嘉義縣,特別是應用在醫療系統與大數據分析,讓醫療科技照顧每個縣民。
【更多2024智慧城市關鍵報告】:https://www.wealth.com.tw/lists/topics/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