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宗懋圖文館
民國37年,中華民國正面對國共內戰最艱苦的局面,但忠於孫中山憲政的理想,舉行了第一屆正副總統選舉。儘管選舉的過程紛爭不斷,但仍然是中華民國憲政史上以普選方式,透過間接選舉產生了正副總統。雖然第二年內戰局勢逆轉,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但這項憲政遺產並沒有因此中斷,仍然在台灣重現生機,成為台灣光復後實行憲政民主的基本法源,並產生了日後的經濟奇蹟與政治民主化的一系列過程。
民國37年,中國歷史面臨巨大轉折,抗戰勝利後中共正迅速壯大,戰火遍及整個東北與華北,改朝換代已非不可能。而且,這不是另一場楚漢相爭,現代的武器和思想將造成慘重的傷亡以及社會結構的劇烈變動,由於前朝無例可循,未來不是美麗無比就是恐怖異常。因此,戰場不僅在炮兵陣地和步兵營之間,更是政治典範與生活形態之爭。如果蔣中正要打贏這場仗,勢必要成功地樹立某種典範,讓朝野景仰,人民產生信心,使得國民政府內外受到鼓舞更加團結,國際社會更加認同,這些都是軍事勝利所賴以的政治基礎。
民國35年12月,制憲國大在南京開會,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這次會議由國民黨、青年黨、民社黨的代表以及胡適、王雲五、傅斯年、胡霖等社會賢達1600多人出席,內戰中的另一個主角中國共產黨以及民主黨派拒絶出席。民國36年,國民黨總裁蔣中正決定行憲,在年底依憲法選舉國民大會代表,並由國代選出正副總統,他確信這是挽回人心,重整步伐的根本之舉。儘管各地因戰火遍地燃燒,均有反對大選之電文,不過蔣中正衡量局勢,卻堅持照常舉行國大與正副總統選舉。
4月19日,議程進入總統選舉,總統候選人蔣中正以2430票對269票擊敗另外一位總統候選人司法院長居正。副總統選舉於23日舉行,國民大會公告的候選人共有六位,包括國民黨籍的李宗仁、孫科、程潛、于右任,民社黨籍的徐溥霖以及社會賢達的莫德惠,其中最具實力的是李宗仁和孫科。在各派系的角力之下,副總統選舉經歷了數次,最終,在第四次選舉中李宗仁以1438票對1295票,以143票之差擊敗孫科,當選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