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影片導覽 探索臺北百年流動故事

大稻埕之民生百態:李臨秋故居/莊永明故居。(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大稻埕之民生百態:李臨秋故居/莊永明故居。(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記者荷芳/台北報導】

臺北市全市內目前共計557處文化資產,數量居全國之冠。為活化推廣臺北市文化資產,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自107年起以影像方式製作名人故居巡禮,112年第五期以「聲音映像」為題,拍攝「賴氏祖厝」、「李臨秋故居」、「莊永明故居」、「迪化街一段155號」、「舊廈門街派出所」、「方東美寓所」等6處,透過故居影像帶領民眾了解臺北歷史文化。

膾炙人口的《望春風》作詞人李臨秋,是臺灣流行歌謠史上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住所隱身於平凡紅磚屋中,透過兒子李修鑑籌資三千多萬將一度遭法拍的故居買回,延續父親對臺灣流行音樂的熱愛。臺灣民間史料收藏最廣博豐富的研究者-莊永明,被譽為「臺灣『公眾史學』的頭一人」,擔任大稻埕逍遙遊導覽,曾帶領超過1萬人上街走讀,莊老師從小居住的「莊協發雜貨店」建於1920年,是臺北第一處被指定為古蹟的雜貨店,在莊老師眼中,大稻埕是老而彌新的文化場域。迪化街一段155號位於中北街的一棟紅色磚瓦閩南式建築,橫跨百年歲月經歷不同商業背景主人,1924年至1951年販售過雜貨及南北貨,製作團隊特別邀請前屋主李英堯先生重返故居分享過往故事。

城南水岸的藝文聚落:舊廈門街派出所/方東美寓所。(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城南水岸的藝文聚落:舊廈門街派出所/方東美寓所。(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歷史建築「舊廈門街派出所」屬日治時期建築物,派出所遷移新址後建物閒置面臨被拆除危機,出身建築背景的主理人曾士綱在因緣際會下投身修復老屋,並特別由修復團隊手工製成外牆共近八千片十三溝面磚,保留空間歷史記憶。方東美寓所曾為哲學大師方東美過去住所,1991年後因無人管理建築嚴重坍塌,後續文化局協助完成修復,由國立臺灣大學公告徵求民間投資人整建營運,並由營運單位進行修復還原建物日式格局。製作團隊特別邀請昔日學生楊士毅先生重返恩師故居,帶領觀眾一窺哲學思想宇宙。

悠遊樂居在心中的一畝田:賴氏祖厝。(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悠遊樂居在心中的一畝田:賴氏祖厝。(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建物正身超過百年歷史的賴氏祖厝,外觀是古老紅磚造三合院,更是在地區域少見的傳統閩南式建築,文化局透過「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引入民間力量,讓佇立於福星公園中的百年老屋與市民重新見面,並透過文創及藝術活動,結合食農教育,賦予歷史建築新生命。製作團隊特別邀請妹妹嫁進賴家的旅遊畫家簡文仁老師受訪,並以油畫記錄昔日賴氏祖厝身影,述說賴家當時生活痕跡。

「名人故居故事導覽影片」第五期呈現臺灣建築特色與名人故事,讓民眾得以更認識生活的土地與城市精神價值,相關影片請至臺北市政府文化局YouTube頻道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