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雲林縣政府施作的「平和滯洪池」工程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肯定。(照片由雲林縣政府提供)
本次獲得金質獎的工程「平和滯洪池」位在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與下溪里交界處,由於虎尾鎮常因豪雨一來就淹水,滯洪池正是為了因應極端氣候與解決歷年洪患災害問題而興建,其滯洪量達51.2萬噸,可減少182公頃淹水面積,並與抽水站聯合操作提升滯洪效果,再加上透過IOT物聯網進行防災安全智慧化管理,足以落實綜合治水策略,強化防洪滯洪功能,保障居民生活環境。
「平和滯洪池」與抽水站聯合操作提升滯洪效果,再加上透過IOT物聯網進行防災安全智慧化管理。(照片由雲林縣政府提供)
因為虎尾鎮為地層下陷嚴重區域,所以「平和滯洪池」另一功能是透過蓄水補注來減緩地層下陷,達成地下水資源永續利用;此外為落實節能減碳,滯洪池採蛇籠護坡取代傳統混凝土不僅符合生態亦可減少碳排放,打樁編柵增加綠化植栽面積及增加喬木、灌木等植栽來提升整體固碳量。
「平和滯洪池」以打樁編柵增加綠化植栽面積及增加喬木、灌木等植栽來提升整體固碳量。(照片由雲林縣政府提供)
在水質的部分,滯洪池透過入流工礫石淨化與跌水曝氣,及濕地水生植物來淨化改善水質,提升水域環境質量,並於工程中落實生態檢核,兼顧工程平衡生態設計,營造水域、陸域環境品質,吸引多種鳥類進駐,其中紅冠水雞、黃頭鷺與高蹺鴴較多,另也可看見2級保育類水雉及3級保育類紅尾伯勞。「平和滯洪池」提供自然生態棲息地,建立與自然環境生態共生、共存的滯洪池公園,也讓雲林縣增加一處遠離塵囂更親近自然生態,亦可親子同樂,散步放鬆好所在。縣府水利處也表示,未來滯洪池周邊環境將持續綠美化,促進在地觀光,讓更多人體驗在地人文「心」「森」活。
滯洪池的入流工礫石淨化與跌水曝氣設計。(照片由雲林縣政府提供)
「平和滯洪池」完工後讓雲林縣增加一處可遠離塵囂、親近自然生態的公園。(照片由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期許透過參加國家級獎項評比,激勵廠商對於公共工程品質追求,也能讓民眾看見雲林縣公共建設及民眾生活環境品質的逐漸提升,而施工期間團隊間相互配合及溝通也很重要,才能更有效提升施工品質,解決施工界面上的困難;她也表示未來雲林會持續要求工程品質,讓民眾享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雲林縣虎尾「平和滯洪池」全景空拍。(照片由雲林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