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編輯部
海洋委員會、國立中山大學及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9月19日合作舉辦「海洋廢棄物時尚走秀」活動,以藍色循環經濟理念結合科技時尚元素,為隔(20)日舉辦之「APEC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研習營」揭開序幕,期望藉由公私協作,邀集各國產官學研及私部門,共同打造印太區域海廢治理平台。
管碧玲主任委員宣布,海洋委員會已經獲得行政院支持規劃籌組印太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今日的活動正是推動成立前的暖身;她展示到東沙島巡視的照片,沙灘上成堆的保特瓶或廢棄物都不是來自台灣,所以海洋廢棄物跨域管理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臺灣作為亞太區域重要經濟體,在海洋廢棄物治理上擁有豐沛的硬實力及軟實力,身為亞太經濟合作(APEC)的正式成員,臺灣亦積極履行對於區域環境治理之承諾,因此本次聚集加拿大、印尼、日本、泰國、美國、越南、荷蘭及我國等8國之政府代表、產業界及私部門計21位貴賓,針對「創新科技」、「社區參與」及「跨域治理」三大主軸,舉辦「APEC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研習營」。
世界知名海洋廢棄物非營利組織來台,與臺灣新創團隊展開對話
管碧玲主任委員指出,明(20)日的研習營活動將有來自荷蘭具有聯合國諮詢地位的非營利組織 The Ocean Cleanup,針對「海廢蒐集創新技術」與我國新創業者,如點點塑、湛藍海洋聯盟、鰆溡益進行討論交流,分享區域合作治理經驗。
藉由亞太經濟合作平台,循環經濟產業鏈業者一同拚技術
同時在「海廢循環經濟創新科技」部分,則有來自日本的產業界Refinverse Group,運用獨特技術,降低海洋廢棄物再製過程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85%;也有來自泰國的Paradorn Cgulajata-Prepack Thailand產業界的代表,說明泰國已將再生塑膠用於鋪設柏油路面之實例。
管碧玲主任委員進一步說明,研討會將來自印尼、日本、泰國、越南、美國及我國之官方代表,從不同角度探討區域治理及減塑之重要性,包含日本環境省Dr. Noriko Tamiya-Hase副組長將說明日本正在發展「監測方法和數據收集指南」,希望統一海廢資料蒐集標準,強化各國資訊交換及利用有效性;而印尼國家研究與創新局Dr. Widodo Pranowo研究員也將發表該國區域合作計畫,同時越南環境資源部Dr. Nguyen Thanh Thao代理處長及Mr. Trịnh Quang Tú漁業經濟與規劃研究所長也說明如何透過國際組織如亞太經濟合作、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東亞海洋協調機構(COBSEA)網絡進行區域治理;泰國海岸資源部Dr. Rachawadee Chantra則將說明海廢溯源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透過生產者責任,鼓勵企業設計更永續和可回收之產品等。
管碧玲主任委員補充,日前海巡署在馬祖東莒海域撈到19個標示燈,4具流刺網,上面都沒有看到任何標示,這是產業端跟使用端皆須落實實名制的責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進行管理,這也是國際趨勢。藉由這次會議,我們可以向國際推廣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的實踐。
管碧玲主任委員解釋,為彰顯「海廢循環經濟」理念及「海廢再生聯盟」,特別舉辦海廢時尚走秀活動,為明(20)日即將舉行「APEC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研習營」熱身。邀請我國設計新創公司採用台灣在地研發的海毛紗(Seawool),創作出高附加價值的設計款服飾,這種布料主要來自回收寶特瓶以及廢棄牡蠣殼,藉此發掘更多海廢再生材料應用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也倡導從日常生活中「減塑」的重要性。
管碧玲主任委員進一步說明,本次走秀的模特兒,是由六位「素人」擔綱演出-除了湛藍海洋聯盟、點點塑等青年新創團隊的私部門夥伴,也包含了4位海巡署弟兄姊妹,在這邊要替他們討個掌聲;大家知道海巡署是國安機關,積極保護國境安全及預防走私偷渡,其實他們也是海洋保育機關,包含最近大家熟知的天使輪事件,也是海巡同仁不分晝夜進行監測及處理油污,對於海洋廢棄物清理、鯨豚觀察、擱淺及海龜救援,海巡同仁也都當仁不讓,十分令人敬佩。
海洋無國界,海洋廢棄物治理也不應分你我,海洋委員會將繼續透過APEC平台展現海洋科技實力,並推動打造印太區域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擔任區域倡議提出者,也致力達成我國在2050年之前實現「轉型資源全循環,邁向零廢棄時代」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