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 李浩宇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TIER)最新公佈的 2025 年 3 月景氣調查結果,服務業景氣綜合指數跌至 88.51 點,創下近五年來最低紀錄。與此同時,製造業景氣也呈現同步走弱趨勢,反映全球經貿情勢不確定性升高,已明顯波及國內服務業經營信心與展望。
出口衝擊蔓延,服務業連動受創
在 TIER 分析中指出,製造業受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影響而導致出口動能受壓,連帶拖累倚賴進出口與內需消費的服務業景氣表現。特別是與貿易、金融、物流、批發及倉儲相關之服務產業,近月業務量及預期表現均出現下滑。
調查顯示,有愈來愈多業者開始擔憂急單行情無法持續,且未來訂單能見度偏低,使得景氣預測進一步轉弱。出口依賴度高的企業,普遍反映出客戶下單態度趨於保守,影響資金調度與服務方案規劃。
金融與資本市場動盪影響情緒面
除了出口疲軟因素外,資本市場的不穩定亦對服務業形成壓力。包括證券、保險、財富管理等業態,在近期受到全球利率走勢與地緣政治風險雙重影響,民眾投資行為更為審慎,連帶影響金融業服務供給與利潤來源。
TIER 指出,部分金融機構出現業績下修與成本控管調整,預期未來幾季服務業景氣仍將在低檔震盪,企業信心指標尚未見明顯回升跡象。
預期惡化比重上升,企業採取保守策略
本次調查中,認為「未來半年景氣將惡化」的企業比例大幅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業者整體對業務展望明顯偏向保守。多數受訪企業表示,除非國際政經情勢出現明確轉機,否則不會擴編資本支出,亦將縮減行銷預算與人力招募計畫。
從 TIER 發表的意見來看,這一波景氣下修不僅是外部變數使然,也與台灣本地服務業過度依賴內需結構、創新服務模式進展緩慢等中長期挑戰有關。
政府政策角色備受關注
在此背景下,業界普遍期待政府能及時啟動支持措施,例如擴大產業升級補助、加速服務數位化轉型計畫,或推出專案融資與稅務減免等政策,以穩定企業信心與就業市場。
經濟部表示,將持續觀察服務業景氣指數變化,並針對可能受到嚴重影響的產業提出針對性對策,維持台灣服務經濟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