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衛福部臺北醫院急診科主任游秉勳建議「多一分關心,少一分危機」,多留意自己或身邊人的身體狀況與對話反應。把握「急救3快原則」避免導致嚴重熱傷害。〈示意圖衛福部臺北醫院提供〉
【記者葉柏成新北報導】近日高溫逼人,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急診科游秉勳主任表示,若中暑超過40℃且未獲得即時妥善的醫療救護恐致命,把握「急救3快原則」快速發現、快速降溫、快速送醫,避免導致嚴重熱傷害。同時,非必要時外出應注意「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游秉勳表示,近日高溫中暑病人不乏穿著完整防護且大量活動在第一線防疫的工作人員,另外,慢性疾病者、65歲以上長者、慢性疾病者因身體器官與循環系統功能下降,較不易排汗與散熱且若嚴重中暑可能影響病情加重,甚至引發心臟衰竭或腦中風等狀況,因此要特別注意多留意自己或身邊人的身體狀況與對話反應。
他說,「多一分關心,少一分危機」,若發現出現思考變慢、說話語速變慢、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大量排汗的情況,或是身邊有人出現站一會就蹲下、肢體晃動站不穩的情況,請務必儘速移至陰涼處,設法降溫至39℃以下,快速散熱是治療復原的重要關鍵,同時盡快安排就醫以獲得醫療救護。
同時,游秉勳建議非必要時外出應注意「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避免長時間曝曬於高溫下活動、盡量穿著輕便寬鬆衣褲、注意隨時補充足夠的水份及電解質,活動量較大、長時間在外奔波會大量出汗的民眾,建議可每20分鐘就補水一次,避免水分流失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