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與台灣供應鏈 共構全球 AI 創新平台

Nvidia 與台灣供應鏈 共構全球 AI 創新平台 | 索引新聞 INDEX News

索引新聞| 王志強
在 2025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期間,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明確指出,台灣是全球 AI 基礎建設的「心臟」,其供應鏈、新創企業與硬體製造實力對 Nvidia 的全球佈局具有關鍵意義。透過新發布的 NVLink Fusion 架構與與本地新創的深度合作,Nvidia 正與台灣共建全球 AI 創新平台。


NVLink Fusion 技術助攻新創「嵌入式創新」

黃仁勳在 Computex 上宣布,NVLink Fusion 架構允許非 Nvidia 晶片透過特定協定整合進 AI 加速平台,這對台灣硬體與 AI 新創來說是重大突破。
此技術大幅降低進入門檻,使新創得以在 Nvidia 環境下建立自己的應用層技術,實現嵌入式創新(embedded innovation),無須從零開發 AI 硬體,即可對接全球最成熟的 AI 生態系統。

例如,Solomon Technology 與 Nvidia 合作開發的智能機器視覺平台,即透過該架構直接導入自有演算法,已被全球製造商採用,顯示台灣新創的高度適應力與技術實力。


台灣新創乘勢而起:從無名團隊到國際焦點

Solomon Technology 這類本土新創原本為利基市場業者,透過與 Nvidia 技術整合與聯合展出,成功吸引歐洲、東南亞與北美客戶關注。根據台灣證交所資料,其股價在 2025 年上半年上漲超過 240%,成為 AI 概念股中的黑馬。

不僅 Solomon,還有 AI Edge、iKala、Mindtronic AI 等台灣新創亦因應 NVLink 與 Nvidia Inception 計畫之合作機制,進入國際大型企業供應鏈,開拓雲端應用、車用 AI、智慧零售等垂直領域。


供應鏈聯盟化:中小企業集結重塑產業動能

黃仁勳強調,AI 並非只屬於大型科技公司,「小型硬體製造商與新創,是構築未來運算平台的根本。」他指出,台灣的散熱模組、伺服器板卡、矽光子封裝與記憶體供應商,是全球少數可做到高階 AI 雲端架構即時量產的生產體系。

目前,台灣已有超過 120 家企業進入 Nvidia 合作供應名單,當中多為中小型企業,透過共同研發與模組化製程,形成「模組化聯盟」趨勢,為 AI 新創提供可快速組裝與導入的硬體解決方案。


生態系思維:硬體到軟體的垂直整合平台

透過 Nvidia Inception、Developer Program 等計畫,Nvidia 在台灣扶持近 300 家新創企業,提供早期開發資源、雲端訓練環境與客戶導向產品化建議,形成從 GPU 底層到應用層的垂直整合生態系。

這種模式也吸引台灣傳統 ICT 製造商轉型,轉投資 AI 新創,或建立內部創新小組。例如廣達與其子公司展開車用 AI 專案,並攜手新創開發自駕模組,進軍東南亞市場。


台灣的戰略地位與下一步挑戰

分析指出,Nvidia 選擇台灣作為全球 AI 合作中心之一,除供應鏈完整與製造實力外,亦與政府持續投資 AI 基礎建設、新創育成平台密切相關。不過,挑戰仍存在,包括國際政治風險、電力與綠能供應、AI 法規空窗等問題,皆可能影響未來擴張。

未來,若台灣能持續推進技術自主性、軟硬整合與法規完善,將有望進一步穩固其 AI 新創中心地位。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