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小管現蹤豆腐鯊尾隨其後 生態食物鏈漁民哭笑不得

圖/民眾提供

記者陳睿澤/澎湖報導

今年澎湖小管捕獲量銳減,同時因此價格也隨之上漲,仍讓漁民苦不堪言,至於銳減原因各界揣測與「閏六月」、海水溫度等有關,不過近日因颱風及熱帶低壓的連續 豪大雨,讓海水溫度急速下降,漁民發現小管群再度現蹤澎湖海域,不過天敵豆腐鯊卻尾隨其後,讓漁民哭笑不得。

西嶼小門村漁民出海捕捉小管,在小門海域遇到2隻鯨鯊如影隨形,嚇跑了所有小管,讓船長自嘲不如改行做賞鯨航好了!昨(4)日深夜,又有漁民趁著雨勢趨緩,出海捕捉小管,卻還是又遇上鯨鯊,體型約有3米、1000公斤,龐然大物瞬間嚇跑了剛要聚集的小管群。

圖/民眾提供

由於鯨鯊與水母都是小管的「天敵」,今年因小管減產,隨之也較為少見,導致丁香魚也盛產,但在今年颱風過境及熱帶低氣壓接連侵襲後,攪動海底氣流及降溫,又出現小管潮,因鯨鯊是保育類動物,漁民遇到只能避而遠之,不能任意捕撈和傷害,否則就會觸犯保育法規。

小管通常是指體型較小的鎖管,也常被稱為「小卷」或「透抽」的幼體。 是一種受歡迎的海鮮,在澎湖的盛產期為每年59小管富含蛋白質和牛磺酸,對人體有益。

今年小管捕獲量銳減的原因,部分學者認為與今年「閏六月」有關,小管盛產期可能延後1個月,也有說法是氣溫過高。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