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新聞/編輯部
臺中市烏日警分局近日統計顯示,113年轄區內的烏日、大肚、龍井等地區,共發生199起行人交通事故,其中高齡者事故達58起,占比約三成,顯示高齡行人在交通事故中的風險相當高。為提升高齡長者在清晨與夜間外出的交通安全意識,並導正用路觀念,烏日分局與臺中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於114年5月15日深入社區活動中心、公園等高齡者聚集場所,進行交通安全宣導,並發放LED發光手環,期望藉由實用的配件,提高行人的可見度,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

行人是所有用路人中最脆弱的族群,尤其是高齡者,常利用清晨或傍晚的時段外出運動或散步。然而,這些時段的光線昏暗,視線不佳,再加上車流繁忙,若行人穿著深色衣物,容易被駕駛人忽視,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風險。尤其在烏日、龍井、大肚等區域,長者較為集中,清晨與傍晚外出運動或採買的行為頻繁,交通風險也相對提高。
針對這一情況,烏日分局特別舉辦此次宣導活動,前進社區活動中心及各公園等處,針對社區內的高齡長者進行交通安全宣導。警方提醒長者,外出時應選擇穿著顯眼的衣物,並配戴反光飾物,以強化在道路上的辨識度。此外,現場也發放了LED發光小手環,鼓勵民眾將其佩戴於手腕或懸掛於隨身包包上,作為夜間行走時的警示裝置。這些發光設備猶如「自保的明燈」,能讓車輛駕駛更加清楚地看到行人,從而有效減少交通事故的風險。

烏日警分局強調,除了加強社區宣導與安全配件發放,警方同時也加強對駕駛人的交通執法,針對酒後駕車、未停讓行人、闖紅燈、超速及違規轉彎等行為,強化取締力度,從駕駛與行人雙方面進行管理,全面改善交通環境的安全性。
高齡者隨著年齡增長,生理狀況逐漸衰退,視覺、聽覺的退化、反應遲緩、行動不便等問題使得他們在交通環境中更為脆弱,發生事故的風險也相對增加。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傷害後果通常比較嚴重。因此,警方呼籲駕駛人,遇到高齡行人時,應多一份耐心與禮讓,減速並保持安全距離,保障高齡者的行走安全。多一份體貼,便能防範事故發生,讓每一位長者都能安心得走在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