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睿澤/澎湖報導
迎接澎湖花火盛會,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澎湖縣政府推出「大航海時代的海上明珠一故宮國寶聚澎湖」特展,將於5月17日至8月17 日在澎湖生活博物館盛大登場,結合享譽國際的「澎湖花火節」,共同打造精采絕倫的視聽文化盛宴。
9日在澎湖舉行文物開箱記者會,由故宮黃永泰副院長率領器物處吳曉筠處長及策展團隊,正式開箱〈清 乾隆 右旋白螺〉、〈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及〈清 肉形石〉三大明星展件。澎湖縣議會副議長藍凱元、陳光復縣長、林皆興副縣長、文化局陳鈺雲局長、工商業發展投資策進會張豪澤總幹事、財團法人澎湖縣文化基金會董事等貴賓親臨現場,歡迎故宮國寶遊澎湖,為今年澎湖花火節增添文化亮點。
故宮黃永泰副院長致詞表示,他是道地的澎湖囝仔,深刻感受澎湖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人文底蘊。特別是大航海時代,澎湖扼守東亞海運要道,宛如璀璨耀眼的海上明珠,引領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從香火綿延的寺廟、遍布島嶼的歷史遺址,到故宮典藏的珍貴文物,皆可發現相互印證的歷史軌跡。
在故宮蕭宗煌院長大力支持下,正式推動「故宮國寶出遊去」專案,除了精選故宫院藏與澎湖在地文物一同展出,更打造結合聲光科技的數位展示區,為地方文化觀光注入嶄新活力,也為今年故宮百年院慶、臺北外雙溪建院一甲子及故宮嘉義南院開館十週年,續寫別具意義的歷史新頁。

〈清 乾隆 右旋白螺〉螺紋方向呈逆時針旋轉,極為罕見,象徵祥瑞之物,乾隆皇帝曾賜予福康安,護佑其渡海赴臺灣。這件白螺裝飾著精美的鎏金吹口與護版,並鑲嵌珊瑚、綠松石與青金石。護版內側為銀質打造刻有漢、蒙、滿、藏四體文字的內襯;外側鑄有藏文梵音真言;底端刻「乾隆年製」。

〈明 成化 鬥彩雞缸杯〉杯形似缸,杯身彩繪子母雞圖,以「鬥彩」技法結合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繪,色彩鮮明鬥豔,在17世紀前半葉有「成杯一雙,值十萬錢」之說,顯示其非凡價值。

〈清 肉形石〉,以玉髓製成,層理天然分明,局部略經加工染色,宛如鮮嫩多汁的帶皮豬五花,再加上配有量身訂做的鍍金座,足見其受重視程度,不單為一件巧雕玩物,又或許隱含「祭肉」的意義。清宮有在重要節慶以牲祭天後分食的禮俗,祭肉通常僅用大鍋清水烹煮,不加任何調味。儘管肉形石看起來可能比真正的祭肉豐肥美味得多,但奇石難得,配座華貴,象徵上天賜福庇佑。
展出日期114年5月17日起至8月17日,每日上午9時到下午5時,地點在澎湖生活博物館二樓特展室(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週三休館),票價:現場購票全票每張60元,學生優待票每張30元,購票人數滿5人(含)以上,即享門票買一送一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