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醫對新冠疫病的防治對策(下)
文/王博學、王唯丞(中國大陸中醫師、馬來西亞中醫師)
4 新冠肺炎的防治和處方原則
4.1 扶正固表
中醫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理論,說明外界病原體或其他致病因素(邪) 只是促使發病的誘因,發病與否的關鍵常取決於人體自身的協調、適應和抗病能力(正) 。人體正氣不足,衛氣虛弱,不能固表,導致機體腠理疏鬆,易被外邪所侵襲,如新型冠狀病毒等;如果人體正氣充沛,就能抵禦邪氣的侵襲,或者及時清除病邪,使機體不發病。
於明坤等匯總的新冠肺炎防治方案中,大多以扶正固表為基本大法,結合本病病機「濕、毒、熱、瘀」特點,大多數防治方劑是在扶正固表基礎上,配伍具有清熱、解毒、祛濕、化瘀等功效的藥物。
扶正固表藥物選擇上,黃耆為常用補氣中藥,應用最廣,其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的功效,常配伍白朮、防風,加強益衛固表的作用,用於衛氣不固體虛者。
現代中藥學研究表明,黃耆多糖和黃耆皂苷甲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對於新冠肺炎的中醫防治用藥,選用黃耆是「扶正氣」的體現。針對「濕、毒、熱、瘀」的病機特點,常配伍連翹、白茅根、貫眾、金銀花、黃芩、茵陳、葶藶、防已、車前草、梔子、大青葉、丹皮、赤芍等清熱解毒,該類中藥藥性寒涼、輕清宣散,既能宣散表熱,又能清熱解毒化瘀,特別適用于溫病初、中期表裡俱熱者。祛濕則常配伍佩蘭、藿香、蒼朮、木香、青蒿、大腹皮等芳香化濕之品,該類中藥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常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濕溫初起、發熱倦怠。
4.2 辨證處方
中醫推薦的新冠肺炎治療處方中,根據疾病的傳變規律,大多分為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復期4 個階段進行辨證處方針對不同時期的病機,制訂了相應的治療方劑。
儘管方藥多有差異,但均按如下處方原則進行辨證施治:1.初期以寒濕鬱肺等表證為主,治則為解表祛濕;2.中期以濕毒化熱閉肺為主,治則為宣肺解毒祛濕;3.重症期以內閉外脫為主,治則為開閉固脫;4.恢復期以氣陰兩虛及肺脾氣虛為主,治則為補氣養陰。在眾多治療方劑中,麻杏石甘湯、甘露消毒丹、升降散、安宮牛黃丸等清熱之劑應用最廣,可能與該疾病在進展期或危重期以發為主要臨床症狀並表現最緊迫有關。以中國國家衛健委及中醫藥管理局推薦的清肺排毒湯為例,就包含了麻杏石甘湯,在此方基礎上加五苓散、小柴胡湯、射干麻黃湯。
五苓散方劑 中的澤瀉、茯苓、豬苓利水滲濕;白朮補氣燥濕,合茯苓健脾制水之效益彰;桂枝溫陽化氣以助利水,兼以解表;全方利濕行水化氣,用於痰飲、水飲內停等證,可改善氣短而咳、小便不利等症狀。
小柴胡湯 主治少陽證,柴胡透少陽之邪,疏散氣機;黃芩清瀉少陽之熱,一散一清,共解少陽之邪;半夏、生薑和胃降逆止嘔;全方解表散熱、疏肝和胃,可改善發熱、食欲不振等症狀。當然以上仍需視病患臨床辯證的診治實際情況來做調整,此外,像是藿香正氣散、人參敗毒散、普濟消毒飲、葶藶大棗瀉肺湯等這幾個名方巧妙應用於新冠肺炎這一複雜的瘟疫,亦有相當療效。
5 新冠肺炎的防治建議
5.1 更加注重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西醫屬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決定了其對新冠肺炎認識和干預的差異,這種差異恰恰是中西醫互補的基礎。中醫理論講究「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緩則治本 一般適用於慢性疾病,或當病勢向愈、正氣已虛、邪尚未盡之際,需慢慢調養人體的氣血精液。如新冠肺炎患者在恢復期往往身體虛弱、肺脾氣虛,此時應借助中醫手段,以補益固脫來調養身體,使人體正氣逐漸恢復。在整個疾病的進展過程中,中西醫協同尤為重要,抓住主要矛盾,結合中西醫不同的治療手段,不但並行不悖,還可相得益彰。
5.2 充分發揮「辨證論治」思想
辨證是從整體觀念出發,將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病史、症狀和體徵等資料,依據中醫理論進行綜合分析,確立相應的治療方法。目前,大多推薦的防治處方是綜合大量病例進行統一辨證而制訂的統一方劑。就新冠肺炎的不同人群而言,也應注重個體的差異性,根據個體差異進一步細化,再選擇不同的防治方法。如在扶正組方基礎上:1.糖尿病患者應加知母、葛根、蘆根等滋陰、清熱生津的藥味;2.血壓偏高患者應配伍丹參、鉤藤、赤芍、秦艽等清熱養陰、平抑肝陽的藥味;3.冠心病患者則宜使用太子參、黃精、麥冬、五味子、甘草等益氣養陰、清熱的藥味;4.胃病病患者則宜使用黨參、茯苓、白朮、玉竹、竹茹等補肺健脾、益氣的藥味。中醫治病不是著眼於病的異同,而是著眼於病機的區別。因此治療新冠肺炎時,應儘量做到「一人一方」,隨證調整處方。
5.3 因地制宜制訂防治處方
5.4 重視隔離並做好個人防護
目前沒有特效藥和病毒疫苗來防治新冠肺炎,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隔離和增強個人體質。為有效控制和預防疫病的傳播,《內經》很早就提出「避其毒氣」的觀點,說明預防疫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是隔離,避免接觸確診病例和來自疫區的人員。
這篇文章 淺析中醫對新冠疫病的防治對策(下) 最早出現於 中國醫藥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