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米勒在新埔」 用愛填滿拾穗之美

【記者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教育局今〈15〉日與文化局跨局處舉辦「遇見米勒在新埔」發布活動,現場貴賓化身為「用愛填滿拾穗之美」畫中人物,以角色扮演驚艷登場,以活潑多元方式呈現米勒大師身處的時代洪流及文化均富的訴求。其中,新埔國中的《拾穗Xinpu2020》以七十二張砂紙用拼圖方式呈現,除了體現集體創作的精神,同時反映米勒身處農村生活中辛勤耕種的團結力量。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長年與民間機構合作,結合民間資源的挹注,推動校園美感教育,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合作的「游於藝」就是很好的案例,透過資源的整合,讓學校美感教育更為豐厚。

文化局長龔雅雯指出,游於藝計畫帶入校園,透過大師作品的認識與導覽,除了拓展孩子視野,更透過小尖兵培訓,為孩子帶來美的經驗,培養美感素養,更從中培養實踐美感的能力。

新埔國中校長郭月秀說,新埔國中擁有優質的美術班,透過廣達《游於藝》計畫之米勒巡迴特展,可以深度在校園推動藝術教育。美術班九年級學生李彥熙表示,《拾穗》背景用了許多灰曚曚的色彩,運用地平線與觀看者之間產生連結,僅有局部使用鮮明的頭巾顏色,藉此表達階級落差,構圖中以平原的廣闊呈現了人類的渺小。

張明文表示,新埔國中為紮根藝術教育,除了辦理米勒巡迴特展,更希望將《游於藝》的精神轉化為無形的美感教育,從開學初至學校日為期三週,展開系列活動,結合六大學科跨域課程、閱讀推動、邀請鄰近小學藝術巡禮、結合補校等,從學校串連社區積極推行藝術教育。

其中小學藝術巡禮活動,以資源共享共好理念,邀請鄰近新埔國小、文德國小、國光國小共同參與,由新埔國中美術班教師與學生擔任導覽解說員,帶動更多學生浸潤米勒大師拾穗之美。

新埔國中為新北市唯一同時設立美術班與舞蹈班的中學,學校藉由「遇見米勒在新埔」啟動美術班《拾穗Xinpu2020》集體創作,融入米勒創作理念「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深切地傳達農村生活的儉樸、感恩與恬靜」。

王壬延老師表示,《拾穗Xinpu2020》以七十二張砂紙用拼圖方式呈現,除了體現集體創作的精神,同時反映米勒身處農村生活中辛勤耕種之團結力量。

圖說:廣達《游於藝》計畫以實際行動將藝術帶入校園,讓博物館走進校園,用藝術啟發創意讓新北的孩子就近在校園裡就能一睹大師精彩創作,第二排右三為教育局長張明文、第二排左四為文化局長龔雅雯。〈照片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圖說:新北市教育局與文化局跨局處舉辦「遇見米勒在新埔」發布活動,現場貴賓化身為「用愛填滿拾穗之美」畫中人物,以角色扮演驚艷登場。〈照片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圖說:互動式展場規劃,讓藝術更添生活趣味,左起新埔國中校長郭月秀,中廣達執行長徐繪珈,右社教科長黃麗鈴。〈照片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圖說:新埔國中紮根藝術教育,除辦理米勒巡迴特展,更將《游於藝》的精神轉化為無形的美感教育,結合六大學科跨域課程,從學校串連社區積極推行藝術教育。〈照片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author avatar
編輯部
spot_img